新华网:扶残助残如何插上“隐形的翅膀”?

21.05.2014  12:25

坐着轮椅的查应琼是一名双下肢残疾无法自由行动的重度残疾人,她曾经的梦想是不再被窄窄的房门牵绊,能够在家里自由活动。如今,得益于昆明市五华区“百户千人”帮扶行动,她家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坐着轮椅的查应琼也能出入自如。

第二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今年的主题是“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从生存、生活品质提升到自身发展,各项政策保障如何为残疾人群体插上“隐形的翅膀”,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查应琼家住昆明市五华区,这是昆明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全区共有各类残疾人4.17万人,在10个街道办事处设有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在88个社区居委会建有社区残疾人协会。

“现阶段,残疾人群体最需要解决的是生存、生活品质提升和自身发展三大问题,要解决这三大问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建立健全扶残助残政策,通过政策帮扶为残疾人提供稳定的、及时的、长效的帮助。”昆明市五华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黄兴发说。

近年来,五华区各单位、各部门出台了39项扶残助残政策,形成多元、立体化的政策保障体系,囊括助学补助政策到鼓励参与重大活动,还首创了“贫困残疾人‘百户千人’帮扶行动”,共有51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得到了“百户”帮扶,1.2万人(次)得到“千人”帮扶,帮扶金额达300多万元。

其中,百户帮扶重点对象为“一户多残”低保残疾人家庭,“以老养残”困难家庭,实施居家环境改善、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生活必需品配备三项帮扶;千人帮扶将以普惠加特惠的方法,重点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康复、就学、就业等遇到的困难,每年帮扶1000人以上。

查应琼也是帮扶对象之一。记者在她家看到,厨房的门窗拓宽了,厕所也进行整理改造。“以前,即便把厨房、卫生间的门都卸掉,我坐着轮椅还是进不去。现在,我能独立照顾自己了,儿子也能放心出去工作了。”查应琼说。

据了解,五华区各单位、各部门出台的扶残助残政策,有16项是为五华区残疾人“量体裁衣”,一些政策惠及到全体持证残疾人,一些政策已从低保残疾人向困难残疾人延伸,如临时生活救助、精神残疾人免费服药、住院补助等。

拄着双拐的熊建华今年61岁,是一名幼小儿麻痹造成的重度肢体残疾人,他爱人也是肢体残疾人。他年轻时是一名残疾人举重运动员,拿过很多奖牌,但最终无缘残奥会。

从运动员退役后,在五华区残联的帮助下,熊建华夫妻开了一间小小的摄影室,办了个人摄影展。一幅幅光影斑驳的照片,一个个不同型号的镜头,记录了他追逐摄影师梦想的旅程。此外,残联依据政策两次给予他购车补助,一台电动三轮车帮他圆了出行梦。现在,熊建华已成为一位全省知名的摄影家。

熊建华告诉记者,2011年他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当全家为筹措学费着急时,五华区助学补助政策发挥了作用,儿子得到了5000元的助学金,顺利入校就读,实现了大学梦。据了解,近五年来,239名考入大中专(含高中)的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享受到五华区的这一政策。

黄兴发介绍,政策保障增强了《残疾人证》的“含金量”,提高了办证率,赢得了残疾人的喝彩。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14日,五华区持《残疾人证》的人数达9492人,比2010年1月增长了60%;西翥山区农村持证残疾人从792人增加到1244人,增长了60%。

熊建华、查应琼等人告诉记者,他们期盼参与社会的活动、工作,成为一个社会人,体现自身价值,不再是远离社会的“孤岛”。

“残疾人要融入社会,体现自身价值,不被边缘化。我们制定办法,鼓励残疾人参加昆明市‘创卫’、南博会等重要活动,通过做卫生、做义务纠察员、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为实现自身价值找到方法和途径。”黄兴发说,三年多来共有554人次残疾人到社区参与了五华区的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爱心超市累计发放“爱心奖励卡”554张、奖励金额达3.9万元。

在第二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五华区于15日宣布,将从今年7月开始再用三年时间,启动新一轮“百户千人”帮扶行动,并发布了《五华区扶残助残政策文件汇编》方便残疾人。

五华区西翥街道办事处厂口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普文华告诉记者,“这些政策正越来越深入到残疾人心里,落实到残疾人的身上。我本身就是残疾人,过得如意顺心就是我的梦想。现在,我心理上的悲观情绪已经消散,也能自豪地说,‘我生活得很好’”(完)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