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医改数据:患者减负 医院收入上涨

04.08.2015  10:10

      8月3日下午省卫计委发布了全省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一个季度(4-6月)的运行情况。数据来源于我省参加本次医改的100所城市公立医院,参照对象则为上述医院去年同期的运营指数。数据显示,专家、普通医师平均接诊时间同比分别增加6.2、2.6分钟,医疗收入中的诊查、手术、治疗、护理费等收入的占比普遍提高,药品费收入和大型检查费收入占比下降说明医院收入结构趋于优化,以药养医成为历史。

   医生“减负”:公立医院门急诊、出院人次均下降

  据100家城市公立医院数据统计,2015年二季度(4-6月)门急诊、出院人次分别为982.8万、62万,同比增速分别下降了9.7、9.6个百分点。

  出诊专家门急诊医师人次同比增长84.0%,专家、普通医师平均接诊时间同比分别增加6.2、2.6分钟。

  17家省属医院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同比增速分别下降了10.2、5.7个百分点。出诊专家门急诊医师人次同比增长8.1%,专家医师平均接诊时间同比增加1.6分钟。

  省卫计委政法处处长谢瑞瑾介绍,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量在改革后增速放缓,医院通过错峰排班等措施增加了专家出诊频次,专家医师的每人每半日担负诊疗人次数下降幅度较大,医师接诊时间延长,减轻了医生工作负荷,专家医师平均接诊时间的延长,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医院总收入上涨药品收入、大型检查收入占比下降

  2015年二季度百家医院总收入、医疗收入、有效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耗材收入)分别为90.8亿、84.5亿、41.5亿元,同比分别上升6.5%、5.8%、7.6%。

  在医疗收入中,诊察费、手术费、护理费和治疗费收入占比同比分别提高1.9、1.0、0.5和1.5个百分点。药品费收入占比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大型检查收入占比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其中,药品收入占38.4%,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诊察费收入占2.6%,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手术收入占5.4%,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治疗收入占12.3%,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

  谢瑞瑾分析称,城市公立医院总收入、医疗收入和有效收入同比增长,医疗收入中的诊查、手术、治疗、护理费等收入的占比普遍提高,药品费收入和大型检查费收入占比下降说明医院收入结构趋于优化,以药养医成为历史。

   患者减负门急诊、住院次均药品费下降

  据100家城市公立医院数据统计,门急诊、住院次均药品费分别为109.9元、3230.6元,同比分别下降5.9元、513.1元。住院次均费用环比下降187.1元。

  其中,17所省属医院门急诊、住院次均药品费同比分别下降8.2元、1024.4元,环比分别下降21.3元、977.1元;门急诊次均费用环比下降3.1元,住院次均费用同比、环比分别下降319.7元、617.7元。

  谢瑞瑾解释,取消药品加成后,患者次均药品费用有所下降,遏制了医药费用上涨的趋势,药品费用占比得到一定控制。

      责编:童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