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19岁男孩患尿毒症瘦得只有90斤 不想在石头缝里做梦

14.10.2016  18:41

1米67的个子,瘦得只有90斤,躺在市医院肾内科的病床上,曾梦磊双腿无力地伸着,两眼无神地望着天花板,旁边坐着他的妈妈。刚看完余华的小说《活着》,他却不知道活着对于自己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曾梦磊是祁门县赤岭村港波组人,再过十几天就是他19周岁的生日。本来他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 生活 得很幸福,家境也还不错,父母常年在芜湖打工。父亲做水电工,有活的话一天收入200元,母亲在车间里做计件工,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家里爷爷奶奶每年茶叶收入也有五六千元。在他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外出打工,小学四年级时为了供姐弟俩读书,妈妈也外出赚钱。小磊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闲时会帮忙割稻子、背柴火、采茶叶。初中在祁门安凌中学就读,初二的时候因腿痛不能跑也不能跳,体育课都没法上。中考时他考上了祁门一中,可因为身体不好,夫妻俩还是决定把儿子转到芜湖读书,在父母身边也方便照顾。不曾想,去年5月,小磊觉得腰痛,到芜湖县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双肾萎缩。父母不相信,又带他去南京复查,结果确诊是尿毒症。这无疑是晴天霹雳,把一家人打入了无底深渊。看着小小年纪的孩子得了这个病,接下来只能透析换肾,父亲不甘心,决定先保守治疗,吃中药,可并不见好。

19岁正值青春年华,这个年纪的他本该就读高三准备迎接高考,可却因病不得不辍学在家,四处求医。“儿子生病休学后,我也辞职了,陪儿子到处看病,只要在网上查到一些跟治疗相关的偏方,他父亲都会去试,哪怕有一线希望。”母亲江冬云带着儿子辗转南京、芜湖、 合肥 、石家庄、上海等多家医院治疗,花费无数,但都没能控制住病情。今年春节时,小磊突发并发症,正月初一被紧急送往市人民医院抢救,在ICU病房住了一周,幸好救治及时控制住病情,但是必须开始腹部透析。住院1个月后出院回家,为避免感染,小磊都是自己在房间里做腹膜透析。

“他身体虚弱,之后经常感冒发烧导致感染,医生建议只能做血透,现在每周透析3次,一次都要花五六百元,尽管新农合可以报销一部分,但是很多药报不了,现在就他爸一个人在外挣钱,治疗已经花了40多万元。”江冬云从包里拿出一大叠各种住院检查报告和收费票据给记者看。儿子生病大半年来,已经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医生建议尽早换肾,然而巨额的费用、紧张的肾源,阻挡住了小磊与病魔抗争的脚步。9月中旬,他又因为肚子痛住院,现在每天还要吊水消炎。生病之前的小磊喜欢打篮球、羽毛球,他说自己以前的梦想是当兵,想到军营里锻炼一下,可如今他已看不到梦想的方向。有时候他也会自怨自艾:是不是自己的名字取得不好?梦磊,只会在石缝里做梦,不,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想像同龄人一样,上学、读书,他想活下去多看看这个世界helliphellip

从小玩到大的同学听说他生病了,准备在祁门一中为他组织一次募捐;由于家人的能力有限,他不得已向社会求助,发起了“轻松筹”,19天筹得3万余元,杯水车薪。10月10日下午,记者在病房见到他时,这个有些内向的小男孩话语不多,眼神中透露出的是无助。45岁的江冬云告诉记者,大女儿今年25岁,去年考上研究生在深圳读书,知道弟弟患病,都想放弃不读了,“我和他爸都没什么文化,总希望孩子多读点书,就劝她不能放弃。7月底,我们到安徽省立医院检查了,我的肾跟儿子匹配,这样就能省点钱,不用找肾源了,但换肾的手术费用要20万元左右,后续还要长年吃药,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钱。家里还是1995年盖的两层楼房,本来这些年打工赚了钱想回家盖幢新房子,这下也不行了,他爸有辆面包车也是为了做事又卖不了,哎,钱都花光了,还借了不少。今年春节、中秋节、国庆节我们都是在医院里过的。”江冬云无奈地说。尽管心里愁,可面对儿子时,江冬云还是尽可能地舒展笑容,劝慰鼓励儿子,他不想儿子因为钱而失去活下去的信心。

“刚得知他的病情时,我感觉天都塌下来了,不过现在医学发达,这种病也不少见,还是有希望的,他还这么年轻,只要能救他,别说肾,就是要我的命我也会给,谁叫他是我生的呢!”江冬云独自送记者出病房时轻声说着,眼圈都红了。

年轻的生命不应该过早的凋谢,如果您想要帮助这个19岁的男孩,给他活下去的勇气,请与本刊记者联系,联系电话:18055959978。

原标题:不想在石缝里做梦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