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联千名文艺家足迹遍布淮北江南 收获丰硕

03.12.2014  11:09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我省千名文艺家走到基层,足迹遍布太和、小岗、濉溪、天长、怀远、寿县瓦埠、南陵、休宁等地。大家在用脚步丈量土地的过程中感知群众衣食冷暖,汲取创作源泉,收获颇丰。

11月初,省作协小分队率先来到珠城蚌埠,先后赴怀远、五河、固镇三县采风。作为领队,省作协副主席潘小平直言“不虚此行”。返程路上,电视剧剧本《淮河谣》在她的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潘小平的老家就在蚌埠,从小生活在淮河岸边的她,对家乡再熟悉不过。此次下基层采风之前,《淮河谣》创作大纲已经成型。该剧以淮河大河湾一带为故事背景地,展现出一幅土地流转所带来的“大农业”让农民变市民的鲜活画卷。但她一直觉得在情节、语言、人物个性等方面还不够丰满,“文艺创作不弯下腰身是不可能的,一次两次也不行,应该养成习惯。”从11月初到现在,潘小平已四次下基层采风,第五次也将于不久启程。

上个月末,省舞蹈家协会也组织了30位左右编导和舞蹈家赴怀远县花鼓灯传承点交流演出。在和当地花鼓灯表演艺人及观众互动的过程中,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王成内心萌生了一个想法:创作一台以淮河文化为背景的花鼓灯歌舞剧。

“既填补了业界空白,也能够很好地将这一安徽民俗文化发扬光大。”王成告诉记者,自己从业30多年来,所接触到的花鼓灯表演形式多以广场舞为主,经常出现在庆典场合,“其实,花鼓灯动作是有语言性的,以前缺乏总结归纳。相信经过专业队伍的提炼打造,花鼓灯文化定能够在全国绽放光彩。”

就在省舞蹈家协会赴怀远采风的同时,省戏剧家协会小分队来到滁州天长,协会主席、剧作家王长安用“收获很大”形容起归来感受。

“近些年,文艺工作者跑剧院跑码头的不少,真正融入群众的不多。”王长安坦言,文艺作品题材不能局限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要更多地反映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短平快”的作品多多益善,但也需要下功夫拿出一些大型作品以飨群众,“基层采风很有必要,有助于文艺工作者转变情感,贴近群众。接下来将作为协会常设工作内容之一,长期坚持。”本报记者 康鹏飞

0

编辑:高勇

资讯标签: 省文联 千名文艺家下基层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