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大湖名城的最美风景

08.01.2015  02:04

  连续4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1次获得提名资格……自1995年开始,合肥咬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不放松,扎实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紧扣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宗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贯穿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使之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整体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切实提高市民文明素养,不断凝聚起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强大精神力量。

  “好人之城”效应彰显——106人(团体)入选“中国好人榜

  2014年12月1日,“中国好人榜”榜单揭晓,我市包河区茶亭社区居民、已退休的省人大机关原工会主席张景兰光荣当选“中国好人”。十多年来,张景兰拿出自己的积蓄和拾荒赚来的数万元,并发动省人大系统领导和干部奉献爱心,帮助贫困学生圆读书梦。张景兰成为我市第106位荣登“中国好人榜”的“合肥好人”。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线,我市狠抓市民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弘德扬善,不断提升市民人文素养和城市品质内涵。每季度开展“合肥好人”评选,积极推荐参评全国、省级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建立各级好人评选、推荐体系,培育了好人如潮的“合肥现象”。截至目前,已有106人(团体)入选“中国好人榜”,名列省会城市第一,初步形成了“全国好人安徽多、省会好人合肥多”的道德优势。其中沈浩、周传金等4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6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我们还树立‘好人好报’导向,建立礼遇好人、帮扶好人制度,投入专项资金帮扶困难好人,让‘好人有好报、有德者有得’。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慰问金467万元。”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构建社会征信体系——  叫响“信用合肥”诚信品牌

  2014年12月8日下午,经过长江中路四牌楼的市民发现,合肥百货大楼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一组“老赖”的名单和照片。

  原来,从当天开始,庐阳区法院对23名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在我市核心商业区电子屏幕上,以全天100余次的高频率进行滚动播放曝光。

  合肥以创建国家信用城市建设试点市为目标,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建立信用惩戒“黑名单”和产品质量“红黑榜”,完善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对失信上榜个人,禁止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列车软卧、动车一等座以上座位。对于企业产品,市商务局等牵头发布产品质量“红黑榜”,登上黑榜的企业将作为检查或抽查重点对象,并取消其2年内参加各种评比推荐活动,以强有力的手段,让诚信者畅通无阻、失信者寸步难行。

  围绕弘扬诚信文化和培育诚信道德,我市制定实施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实施意见》《合肥市联合征信管理办法》,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组织19家单位联合签署“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整体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叫响“信用合肥”这一诚信品牌。

  思想净化“润物无声”——公益广告“风景”无处不在

  走在合肥繁华的芜湖路上,沿街卷闸门上全部贴上了一幅幅以“中国梦”“助人为乐”“生态文明”等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宣传画,彻底改变了过去卷闸门上贴满“牛皮癣”的现象。“我觉得这种宣传形式很有意义,起到了宣传教育和美化城市的双重效果。”市民周文说。

  翻开《合肥日报》,可以看到各类公益广告微点评,用小篇幅阐述公益广告的大寓意,受到了广大读者和市民的热烈欢迎。为了使公益广告宣传更接地气,合肥还组织开展了“中国梦合肥情”视频公益广告全国征集大赛,既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紧扣合肥实际,广泛宣传“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城市精神、“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同时坚持“一区一主题、一街一特色”:庐阳区以诚信、孝道为主题,蜀山区以好人精神、诚信友善等为主题,让公益广告宣传各具特色、寓教于乐。

  “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拓展到背街小巷、老旧小区、集贸市场、乡镇村居,形成全覆盖,并纳入到城乡环境治理考评中,让公益广告入眼入脑入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补齐城市建设“短板”——3年改造全市254个老旧小区

  2014年12月22日,来到庐阳区荣电小区,小区广场干净整洁,居民可以在这里休闲、锻炼。走进每栋楼里,楼道墙面雪白明亮,看不见杂物乱堆现象。“小区从2014年5月启动改造,以前这里环境脏乱差,楼道里尽是‘牛皮癣’,黑乎乎一片,现在楼道亮了,‘牛皮癣’不见了,环境真的改善了不少,很多居民愿意留在这里,不再想搬出去住了。”小区居民刘先生说。

  合肥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从改善软硬件入手,加快推进老旧小区、老旧市场改造。自2012年起,合肥投入18亿余元对全市254个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改造。出台《进一步加强城区菜市场建设改造与管理的意见》,全面实施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工程,对城区老旧市场的钢架大棚、场内路面、电气线路、售货台面等进行改造,让街巷面貌焕然一新。在摊点治理上,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巷规范不脏乱”的原则,取缔未经批准的各类流动摊点近万处,同时坚持疏堵结合,分类治理夜市摊点群,目前全市共有1~3类规范设置的夜市摊点群117处,共设置地产西瓜临时销售点777处,同步提高创建文明城市与方便市民生活。

  “合肥文明创建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围绕民生需求,我市将在基础设施和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对中央文明办部署的重点工作逐项推进、逐件落实,力争‘老品牌有新亮点、新载体做扎实’,让创建更好地服务百姓、造福群众。”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