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在安徽大学启动

14.06.2014  17:23

  安徽广播网6月14日讯 (记者:许晖) 今天(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昨日(6月13日)下午,文化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在安徽大学馨苑校区举行。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出席并宣布活动正式启动。

  我省主场活动由省文化厅与安徽大学联合举办,以“遗产与未来”为主题,开展系列文化遗产宣传活动。作为这次活动的重要内容,“黟县百工”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这个展览是安徽大学的志愿者们两年多来对黟县民间传统手工艺调研的成果展示。展览中,匠心独运的徽州编织,精美绝伦的江南布影,诸多经典的传统民间手工艺让人们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安徽大学学生张志:竹编工艺特别细腻,造型看起来特别舒服,跟自然特别贴近的感觉。

  在安徽大学文典楼大厅,全省文化遗产摄影展在这里展出,80多幅反映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和保存现状的生动照片,让大一学生万芳对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文化遗产的种类会有更多的了解,大二的话暑期社会实践从这方面入手。

  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介绍,这是我省首次在高校举办文化遗产日的主场活动,旨在普及文化遗产知识,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唤起青年一代关爱和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和责任。走进高校,让高校的同学了解、走进文化遗产,然后关爱文化遗产,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更加对文化遗产热爱,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启动,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成效显著,大遗址保护进展顺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幅增加,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13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