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城保护如何突破“瓶颈” 寿县等抱团求支持

05.08.2016  01:13

    7月26日,安徽省寿县邀请山西省代县、四川省阆中市等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5个县、市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脱贫事宜。与会者认为,财力薄弱、人才匮乏,,制约着这些地方的文物保护工作。

  寿县既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拥有130余万总人口、9万余贫困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其文保工作囿于资金和人才的短缺而陷入困境。如何精准地对具有历史文化名城身份的贫困县实施扶贫成为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

  投入不足,文保工作陷入困境

  寿县,古称寿春、寿州,曾经是战国末期楚国的都城,西汉时期淮南国政府所在地,也是淝水之战中前秦与东晋军队决战地。因其地处淮河中游、南北要冲,寿县自古就是地方政府治所与兵家必争之地。悠久的历史及绝佳的地理位置,也让今天的寿县境内拥有大量历史遗存,各类遗迹数量多,密度大,因此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美誉。

  “目前寿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291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有6处,省级文保单位有9处。根据2013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统计结果,归档的可移动文物4220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224件。”寿县文物管理局局长王勇介绍说。

  在寿县众多遗迹文物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宋代古城墙,这是全国保存较完善的古城墙之一。城墙围绕之中便是寿县古城区,内建有“三街、六巷、七十二拐”,有各类古建筑、古遗址80多处,包括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报恩寺、建于元代的学府孔庙建筑群和建于明代天启年间的华东最大清真寺。

  丰富的文物资源见证了寿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为寿县今天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巨大考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寿县财力严重不足,2015年财政收入仅10.7亿元,难以在文保工作方面提供持续有效的投入。2013年,寿县曾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而受到住建部与国家文物局的通报批评。财力的不足,制约着寿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人才匮乏,文保工作难以常态化

  今年1月,我省部分地区进行了区划调整,寿县由六安市划归淮南市管辖。随后的全国“两会”上,淮南市委书记沈强提出,在全国2800多个县中,只有安徽寿县、山西代县、四川阆中市、云南会泽县和巍山县、湖南凤凰县等6个县、市同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些地方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存在共同的难题,建议从国家层面给予贫困地区名城保护工作更为精准的帮扶。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文物保护工作中最大的困难便是文保资金严重不足。以寿县为例,全县现有145处古建筑需要抢救性修复,有些古迹苦于无资金抢修而日渐损毁,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按最低标准测算,全县每年需要3000万元文物日常管护资金,县级财政无力承担,资金缺口很大。

  “近年来,国家和省级层面都有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不过都是针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而那些数量更大的市、县级保护文物,因为缺乏专项资金投入,基本处于无钱可修的境地。”王勇介绍。

  人才缺乏是制约文保工作的另一道难题。王勇坦言,只要编制切实可行的项目规划,一些重要的文物保护工作完全可以申请到国家和省级的专项资金。但是规划的制定需要省级以上具有资质的文物保护单位承担,县级文物管理部门既无资质,也缺乏人才。

  此外,与一般的土建工作不同的是,文物保护需要有技艺的工匠实施,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承建队伍,文保工作仍难以顺利进行。“这是一项对专业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如果没有专业人才和有经验的工匠,即使资金充足也难以推进。”王勇说。

  人财两缺成为制约贫困县文保工作两大“瓶颈”。在此背景下,寿县开始酝酿6县市抱团合作的想法,并于7月26日召开关于扶贫开发和名城保护的联席会,会上6县市共同签署《寿县建言》,联名请求国家相关部门给予支持。

  寻求支持,抱团推进文化名城保护

  种种困难被提出,也意味着相关工作开始得到更广泛的重视。近年来,寿县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在名城保护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2009年,寿县启动新城区建设,并于次年全面停止古城区商业开发项目。如今,该县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出城基本完成,已带动古城区4万人口出城,为古城保护释放出更大空间。此外,寿县成立了城市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和城市规划委员会,该县文广新局、文物局等单位均为两个委员会成员单位,所有城建项目须经两个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方能进入审批程序。

  “新城区建设和文物管理部门被赋予前置审批权,都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过,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仅靠寿县本身条件,仍然难以解决。 ”王勇分析道。

  这也是前来参加联席会议的另外5个市、县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参会各县市签署《寿县建言》,提请国家在资金投入上给予6县市单列支持,同时组织开展人才培训,选派干部到6县市挂职。

  “人才是第一位的。目前,文博专业人才培训多是由省级以上文物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机会少且不能常态化开展。”王勇建议,调整现有的人才培训机制,省内以市为牵头单位组织人才培训,增加培训机会,扩大受训范围,以弥补专业人才的匮乏。

  7月26日举行的联席会上,坚持规划引领和法律保护成为各县市破解名城保护难题的共同做法。目前,寿县已出台《寿春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寿县古城墙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部文物保护文件,《寿县总体规划》也正在制定。

  而淮南市具有地方立法权,寿县划归该市后,在文物保护立法上有了更大空间。据了解,淮南市已就寿县文物保护立法工作做了多次调研,地方性的文物保护法规有望不久出台。(范孝东)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