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教师陈万霞 "一个都不能少"有了美好续集

19.10.2015  04:27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老百姓不变的愿望,每个人也都在为这些愿望而努力,为自己的“中国梦”而奋斗。

  在即将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一个经济加速崛起、文化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美好安徽,展现在人们面前。

  宏大的叙事,离不开生动的细节。在一系列喜人的数据背后,是每个居民的生活一天天真切发生着巨大变化:收入越来越多、就医负担越来越轻、住房越来越宽敞……从今天起,将陆续推出“我的十二五”系列报道,带您透过一个个普通人的视角和故事,回眸这些年时代画卷的美好变迁。

  近年来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越来越多孩子可以随父母进城上学昨天是周日,很多小学生还在和爸爸妈妈一起过周末时,合肥市肥东县陈集镇阳光小学的同学们已经回到学校,开始后半个月的寄宿生活。在这里,他们不必缴纳书本作业本费,可以通过多媒体课堂与城区的孩子上同样的课,每次回家还可以乘坐免费的班车……“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均衡不断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村教育走上“脱贫”路。多年前,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让人们看到了农村儿童的上学困境。而如今,农村学校的学生正在不断减少,陈万霞却说这是个好现象——随着在城市上学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可以不用留守,而可以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

   农村学校铺上新的塑胶跑道

    阳光小学里,学生们在操场跑道上练习跑步。“这个跑道虽然比不上城区学校的塑胶跑道,但是比以往的炭灰铺的道要干净平坦多了。”陈万霞告诉记者。

  这位被誉为“最美乡村教师”的女校长,一手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留守儿童寄宿制村小。因为可以提供给留守儿童住宿的教学环境,陈集镇阳光小学不但吸引了肥东县城周边农村的孩子入学,连庐江、巢湖也有学生慕名而来。这个条件简陋的民办学校,也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近300人的规模。

  “我们在农村,对乡村教育的发展变化感受是最深的。这几年,城镇化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农村的建设上,教育的水平也在向城市靠拢。”陈万霞介绍说,阳光小学所在的地方,正处在江淮分水岭的“岭脊”,恶劣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村民仅仅依靠土地难以脱贫致富,只好出外务工。2006年,陈万霞放弃县城学校的工作,回到村里为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创办寄宿制小学。她和家人、乡亲、同事一起动手整修了一座长期闲置的校园,让64名留守儿童有学可上,此后一待就是十年。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陈万霞感受最深的就是投入的不断加大。以阳光小学为例,这里的农村学生同样可以享受财政拨款的“两免一补”政策,每个学生一年的补助就有好几百元。同时,学校还能享受到奖补资金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环境,孩子们用来锻炼的塑胶跑道,就是刚建设起来的。

   多媒体教学让城乡学校“手拉手”

  阳光小学的教学楼是一栋老楼改造而来。与稍显简陋的校舍环境相比,教室里的多媒体教学显得有些“高大上”。通过这些设备,阳光小学的学生们可以和合肥市南门小学、六安路小学等市区名校的学生共上一节课,这也是我省推广的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形式。城乡均衡教育,正在通过这些科技手段一步步向前迈进。

  “教育的发展不是看有没有高楼,而是看软实力。虽然目前城乡依然存在差距,但是农村教育也在快速发展。”陈万霞告诉记者,近年来,安徽省推广远程教学课堂,通过多媒体让城市的优质资源输送到乡村课堂。农村学校因为缺少艺体等方面的教师,很多素质教育课程无法开展,而通过远程课堂,城市的老师可以给农村学生上课。

  此外,结对帮扶也在城乡学校之间推广,阳光小学就和合肥市钢铁新村小学、南门小学、六安路小学等学校是“手拉手”学校,这些学校的老师不仅会来阳光小学上示范课,学校之间也会开展活动。城乡之间教育的差距逐渐缩小。

  事实上,不论是阳光小学,还是其他农村学校,这些年学生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更多的学生随着父母进入城市读书。“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越来越容易,‘门槛’大大降低。”陈万霞说,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再快一些,这样孩子就不必留守,而是能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