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全椒县救灾工作纪实

09.07.2015  21:18

      自6月26日起,全椒县境内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集中强降雨造成全县主要河流、水库、塘坝水位暴涨,滁河、襄河及内河全线超警戒水位,滁河流域更是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强降雨导致全县内涝严重,多处道路、桥梁、涵洞损毁,部分交通被迫中断,农作物大面积被淹。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把救灾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把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政治任务来抓,及时会商,科学研判,统筹调度,有序安排,取得了抗洪救灾阶段性胜利,在历史最高水位下,实现了“三无”和“两个最大限度”:无溃堤垮坝、无人员伤亡、无群众上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城乡内涝,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
      未雨绸缪,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汛期来临之前,该县防救并重,平战结合,从七个方面加强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建设,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救灾应急预案,提升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对县镇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确保预案的上下衔接,增强预案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加强灾害信息员制度建设,提升队伍应急能力。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信息员制度,强化培训,明确职责任务,保证通讯联络渠道畅通和灾情信息及时上通下达。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提升应急供应保障能力。建立救灾物资紧急采购、运输和保障工作制度及市场保障供应工作机制,与定点厂家、商家签订救灾物资紧急供应协议,加强救灾物资应急储备供应网络建设,确保灾后救灾物资调动渠道畅通、方便快捷。加强灾害风险排查,提升灾害防控能力。汛期来临之前,对自然灾害风险和重点部位、单位的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排除不安全因素,做到情况明、底子清。加强灾害预警预报,提升避灾减灾能力。汛期来临前,通过多种方式将气象部门提供的灾情预报发给镇、村灾害信息员。同时制作了自然灾害风险示意图和集中转移安置点示意图,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区域、自然灾害的类型、涉及的村庄及人口、集中安置点等都作了详细标注,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及时、安全、有序转移。加强防灾避灾宣传,提升社会动员能力。结合国家“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创新宣传手段,拓展宣传方式,开展了以“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户”的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五进”活动。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提升灾害救助实战能力。在武岗镇组织了洪涝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涵盖气象预警、预警信息处置、灾情报告、灾情会商、预案启动、转移群众、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避险安置、生活求助物资发放等各个环节,全方位检验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升了减灾救灾实战能力。

      科学研判,迅速启动三级救灾应急响应

      6月1日-30日,全椒县降水总量达562mm,超历年同期平均降水量(163.2mm)的2.4倍,超历史最多降水131.41mm(2000年同期为430.6mm)。本次强降雨较为集中,主雨带持续在沿滁河一带,其中:6月26日-28日,平均降雨220mm以上,最大降雨点二郎口达320.6mm。灾情发生后,6月27日7时,县民政局紧急召开了防汛救灾工作会议,启动了应急救助预案,将机关工作人员分成查灾核灾、紧急救援、物资保障、捐赠接收、宣传报道、后勤保障等8个工作组,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截至7月1日18时,全县受灾人口102897人,紧急转移安置536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0833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4000公顷,绝收面积4111公顷;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9239万元。根据《全椒县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结合灾情变化,7月1日,县防灾减灾委员会及时启动了Ⅲ级救灾应急响应,并向全县发出紧急通知,进一步加强对救灾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并落实各项救灾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众志成城,紧急安置转移灾民

      汛情发生后,全椒县按照“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兜住底线”的要求,迅速调动各方力量,组织县、镇、村干部职工和公安、武警、消防、民兵应急分队,重点做好水库下游群众、低洼地带、对农村危房、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的转移,确保不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县消防大队组织皮划艇在襄河镇教场村张庙新村将处于危险区域的受灾群众130户450人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区。对荒草圩蓄洪区转移人口进行地毯式排查,转移人口179人,确保区内人员全部撤离。全县通过“投亲靠友为主、集中安置为辅”的方式共紧急转移群众5360人。
      以人为本,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将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7月1日上午,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盛必龙,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史法勇赴荒草圩看望慰问被紧急转移的受灾群众,为他们送生活用品,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7月1日上午,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成山亲赴石沛镇看望被水围困的受灾群众,并安排民政部门送去了10000斤大米、200箱方便面。县镇村三级联动,主动上门,访灾问苦,保障基本生活。共发放大米18700斤、方便面1094箱、矿泉水894箱、桶装纯净水100桶以及棉被、灶具、食用油、煤球等生活用品,紧急下拨救灾应急款55万元,确保被转移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县卫生部门组建了24支卫生防疫小分队,分赴过水地区开展消毒消杀和卫生防疫,对全县15所农村水厂进行卫生检查,对死亡的家禽家畜进行无害化处置,确保灾后无大疫。县环保部门迅速采取环保应急措施,对全县化工、重点排污企业以及全县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巡查,对黄栗树水库等饮用水水源地加大监测频次,采取了深埋及化尸井等无害化处置方式,规范死亡畜禽化处置。目前,转移群众已有4615人重返家园,生活、情绪基本稳定。
      迅速行动,全面开展查灾核灾
      灾情发生后,县民政局部门立即安排四个工作组深入灾区一线,了解情况,查看灾情,拍摄灾景资料,掌握受灾地区和困难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灾情发生后,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管理系统在2小时内上报灾情,同时每天分二次上报灾情,争取工作的主动性。为全面准确掌握洪涝灾害损失情况,从7月3日开始,县委、县政府又成立了由县领导牵头的10个查灾核灾工作组,从县直机关抽调200多名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采取“查、看、问、访”相结合的办法,对受灾情况进行核查、评估,逐户登记造册,确保不漏一户、不错一人、不丢一亩。
      全力以赴,组织开展生产自救
      县农业部门组织1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灾区,指导灾区农民开展生产自救,重点加强对粮棉油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科技示范户种以及种、养殖场(户)的指导,帮助落实各项防灾救灾措施,开展生产自救。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对接种养殖大户365户,联系水稻种子2.2万公斤、水稻应急防病治虫药剂2.8吨,发放各类消毒药品1.7吨,畜禽舍消毒面积3万平方米,转移生猪3600多头,无害化处理生猪1900余头,修复养殖水损设施32处,联系补放渔种供应单位6家,全县灾后生产正紧张有序开展。县交通部门紧急投入100多人、60多台套挖机、装载机、自卸车以及抢险物资(砂石等)500多吨,开展应急抢险工作,目前4处中断的公路已全部抢通,武岗至荒草圩水毁500米砂石路已抢通。

         

上报单位:全椒县民政局
信息作者:顾义胜 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