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低收入群体救助服务体系—屯溪区社会救助为民生“托底”

27.05.2015  16:52

      近年来,屯溪区坚持“托底线、可持续”原则,通过做好各项制度和救助资源的衔接配合,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要求得到满足,逐步建立健全维护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长效机制。
      社会救助是一项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屯溪区在全区共设立救助服务点9个,救助咨询点20个,所有救助服务点(咨询点)实行24小时服务接待,确保群众来人来访方便快捷。区里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作用,做到及时发现、主动发现、及时救助,第一时间进行帮扶。
      多渠道、广覆盖,屯溪区社会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城乡低保方面,去年屯溪区共为3430户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了低保金1998.9万元,为农村低保户准备的518万元低保金也都实现了社会化发放。在城乡医疗救助方面,累计为农村五保、残疾人等低收入群体发放救助金14995人次计371.4万元,让群众看得起病。在临时救助方面,全区为1301户困难对象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131万元,缓解了他们的暂时困难。
      在具体执行中,屯溪区着眼于各项制度和机制的完善,确保更多群众受益。通过阳光低保的实施,区里建立了“进退有序”低保进退机制,严格把关和审核,确保每一名符合低保政策的困难家庭都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完成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低保家庭生活水平,年均增长幅度超过10%。根据群众的需求,在医疗救助方面,改变医后救助方式,提高医后救助水平。同时,救助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对符合政策的困难群众除可以申报医前救助、医后救助外,年医疗费用巨大造成家庭贫困的还给予再次救助,对患重特大病种患者直接申报重特大病救助。
      同时,屯溪区还对全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对,设立社会救助的底线,加强最低生活保障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为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保障等社会救助政策向低收入家庭拓展提供支撑;健全和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做好最低生活保障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形成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的有效衔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与就业联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衔接机制,鼓励积极就业,加大对有劳动能力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就业扶持力度。

 

 

上报单位:黄山市民政局
信息作者: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