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快落地 瓶颈早打破

08.12.2015  16:53

近年来我省在推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出台了不少鼓励政策。但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少数政策落实不到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原因,一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仍显不足,他们期盼——

投入不到位 创新“掉链子

前期研发投入压力很大,找不到外部资金支持,只能独力支撑。

——庐江中逸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钟黎明

企业不敢投入太多物力财力培养人才,又没有财力引进成熟人才,科技创新陷入‘人才困境’。

——合肥市一位科技型小企业负责人

11月30日,在庐江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栋厂房里,中逸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钟黎明正研究一摞一次性塑料杯。钟黎明说,它们看着不起眼,却是高科技产品,从材料、设计到制造工艺,都远胜于普通一次性塑料杯,是飞机上专用的“航空杯”,很受美国、加拿大、沙特等国的大航空公司青睐。

“‘航空杯’比普通塑料杯市场价高80%,利润很可观,但前期研发投入也非常大。 ”为了找到合适的材料,钟黎明投入20多万元,请同济大学材料学教授帮忙做实验;又花钱请专家设计每个细节,以达到国外航空公司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还不断投入资金改造生产线,提高工艺水平。他坦承,前期研发投入压力很大,“找不到外部资金支持,只能独力支撑”。

中小企业坚持创新确实不易。合肥市一位科技型小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一些非常有创新性、有发展前景的科技创新项目,就是因为缺乏前期资金投入而无法实施,有个项目甚至做到一半被迫流产。

除了缺钱,还少人。记者采访了解到,中小企业一般待遇低、空间小,难以留住人才。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大都选择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就职或自己创业,即使有些人在成长期暂留中小企业,一旦到了成熟期也会很快跳槽。

没有制约人才随意或恶意跳槽的有效手段,我们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存在很多顾虑。 ”上述科技型小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不敢投入太多物力财力培养人才,又没有财力引进成熟人才,科技创新陷入“人才困境”。

帮扶跟不上 创新“有障碍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中小企业还面临许多障碍。

——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夏效胜

中小企业掌握的资源有限,有时候很难独立开展科技创新,需要政府推动社会多方协同作战。 ” ——受访中小企业负责人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中小企业还面临许多障碍。 ”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夏效胜说,这是一家O2O(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数据公共服务平台运营企业,常参与竞争一些政府支持的科技项目,但往往“不敌”国有大企业,“不是技术力量不行,是规模、名气没他们大。 ”夏效胜感触地表示,有些地方、部门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抱有偏见,支持口惠实不至,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环境还有待优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小,许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出现积极模仿、消极创新现象。“不敢申请技术专利,专利技术信息一经公开,很快就会被‘山寨’。”钟黎明告诉记者,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受侵犯后,维权成本高、周期长、结果不确定,往往只能不了了之。政府虽然对技术专利有奖励,但对企业来说,得不偿失。

代理过多起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案件的合肥律师周新认为,维权成本太高,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侵权行为,挫伤了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一些中小企业会认为,与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创新,不如模仿,可以获得更大收益。有关部门应加强行政执法,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及时终止侵权行为,让企业科技创新得到应有回报。

中小企业掌握的资源有限,有时候很难独立开展科技创新,需要政府推动社会多方协同作战。 ”许多受访中小企业负责人呼吁,政府要推动应用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推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与中小企业共享公共科技资源;鼓励和引导产学研合作,提高中小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水平。(朱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