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放水央行降准刺激有限 专家:降息随后将至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李海霞)在美联储加息脚步临近背景下,全球央行“竞相放水”。5日,中国央行也加入货币宽松的“阵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金融采访时表示,降准对货币创造和经济刺激力度有限,预期节后降息的步伐会跟上。
世界多国货币竞争性贬值持续
世界各国央行货币宽松举措
2015年伊始,世界多国货币就笼罩在持续贬值的阴影里。此前率先展开贬值大战的欧元和卢布等货币依旧疲弱,瑞郎在央行疑似干预下重挫,人民币接连逼近跌停,而澳元、纽元和加元等商品货币也齐齐“刷跌”。
有市场人士认为,伴随着美元的强势走强和各国货币的竞相贬值,新一轮的“货币战争”已经来临。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在接受人民金融采访时却认为,目前将货币市场的走势说成“货币战争”还为时尚早。
在管清友看来,各国货币的价值是其本国经济体的实力所决定的,当经济体表现不佳时,其货币就会以贬值的形式出现。
“美元走强的背后是美国经济复苏和美国利率水平的上升,”管清友说,“考虑到美国技术进步引发的贸易纠正式复苏进程并未结束,随着未来美联储加息,强势美元周期才刚刚开始。”
我国货币宽松政策刺激有限
各国央行在货币不断贬值的压力中纷纷祭出“杀手锏”——货币宽松政策。自欧洲央行在1月22日宣布推出1.14万亿欧元的量宽政策后,丹麦央行、加拿大中央银行、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也纷纷下调存款利率。而日本央行自去年10月就已经扩大量化宽松规模,并一直维持货币政策不变。
在全球央行“大放水”的背景下,有关于中国央行降准和降息的传闻不绝于耳。5日,中国央行也加入货币宽松的“阵营”:自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央行还宣布对达到定向降准的银行额外降准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准4个百分点。
虽然市场普遍期待央行的货币宽松,但“普降”加“定向”的降准力度仍然超乎市场预期,预计释放流动性高达6000-7000亿元。
通常,降准被视为释放冻结在央行的流动性,向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信贷资源,目的在于刺激信贷流向实体经济。管清友认为,降准后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给实体经济“解渴”,他认为“降准后经济不一定能立即改善”,因为当前银行风险偏好收缩趋势难改,降准对货币创造和经济刺激力度有限。
管清友指出,过高的准备金为了对冲外汇占款流入。“当外汇占款收缩,预计全年外汇占款零增长,维持现有的准备金率必要性下降,外汇占款零增长假设下基础货币缺口约3万亿,这意味着降准不会只出现一次。”
多位专家预测年后或降息
“内部经济下行压力与外部全球央行竞相放水叠加,2015年全年货币偏宽松是主基调。”管清友说。
在管清友看来,我国过去十年间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动能正在不断减弱。“2015年房地产面临人口结构拐点和高库存重压,制造业受制于产能过剩、高杠杆和平淡无奇的外部需求,这些都使实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即使2月4日晚央行意外降准,料将带动房地产销售短期上扬,但长期而言,房地产不可能再承担扩张需求的大任。”管清友认为,我国房地产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而在制造业方面,PPI负增长至今已持续34个月,超过上一轮的31个月,而且跌幅还在扩大,如果去产能不加大力度,PPI转正将继续遥遥无期。“尽管自十八大以来去产能力度加大,但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并没有明显缓解,甚至有所加重。”管清友说。
不仅如此,2015年我国出口压力不小。从外部因素看,发达国家在去杠杆,全球央行大放水竞相贬值以积极抢占外需来实现贸易再平衡。从内部来看,虽然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有所贬值,甚至一度接近2%的“跌停板”,但在全球货币竞相贬值的时代,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反而不断攀升,再加上融资环境偏紧和劳动力成本制约,出口内生增长动力不强。
综合以上情况,管清友认为,在新常态下,财税改革和纠偏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人口结构老龄化、婚龄人口见顶和过剩供给压制房地产新开工,重工业产能由不足转向过剩再转向去产能,实体信贷饥渴被抑制。而从银行自身来看,更注重自身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沉积于金融体系内部。
“在此背景下,降准解决的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盘活的问题。能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要靠降息。”管清友说。
管清友的看法得到了业内多位专家的认可。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在接受人民金融采访时说,“降准不能替代降息。当前时点降准确实可以让短期降息的可能性显著下降,但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降息的作用更佳。因此我们预期节后降息的步伐会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