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
颍泉区是阜阳市辖三区之一,地处颍河之滨、泉河之畔。颍泉区因水而得名,而今再度因水而“红”了。2019年9月3日,在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推进会上,颍泉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被视作典范,成为全国8个榜样单位之一。颍泉区缘何成为全国“治水”典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又给贫困群众带来哪些好处?4月22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跟随省委宣传部“脱贫攻坚调研行”采访团走进阜阳颍泉区,寻找答案。
安全饮用水引到群众家里
谭栋来是闻集镇田楼村刘大庄村民,今年64岁。“老母亲80多岁了,我和老伴身体也不好。”谭栋来说,前几年他摔了一跤引起脑震荡,治疗花了六七万元,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过去我们是靠自己打的井喝水,那水不好,碱多,很苦。”谭栋来说,虽然水质不好,但是家里也舍不得去买桶装水,没办法,只好将就着用。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关键。
近年来,一条条供水管网通向阜阳颍泉区各村庄,把干净的饮用水引到群众家里。水管的一头连着群众,另一头系着发展,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现在水管直通厨房和屋里,我们都用上了自来水,水质好了,对身体也好。”谭栋来高兴地说,“安装了自来水,我们不仅用水方便,水费也不贵,一年就50元。”
幸福一个接一个,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谭栋来和儿子都找到了活干,实现了家庭增收。2016年家庭顺利脱贫,生活越过越好。
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截止到2019年底,阜阳市颍泉区累计投资3.7亿元,通过并网、改扩建、改造提升等方式,共建设规模以上集中式供水工程24处,于2017年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累计解决60.4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含贫困人口60095人)。
信息化管理保障用水安全
随着信息化发展,阜阳颍泉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管理中心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阜阳颍泉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管理中心,记者看到,该信息中心设备建设主要包括大屏幕系统、服务器、网络硬件、静电地板、10KVAUPS、机房空调等。大屏幕上全县全区24处水厂供水情况、供水全过程的实时状况、收缴收费的状况等,一览无余。
不仅如此,依托这套系统,坐在中控室里,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查看遍布全区的农村供水厂指标,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处理,确保水资源不被浪费的同时,进一步保证居民的用水安全。
据介绍,该平台还能够显示供水范围内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情况、千人以上工程人数数据、千人以下工程人数数据等,并可以在手机移动终端级客户端进行查询、采集。对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检测数据进行采集,采用手机APP终端,由检测中心人员将检测结果输入至系统平台发布,并预留自动化检测采集接口,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信息化支撑。
“信息平台包括自动化系统、视频监控、综合考核、精准扶贫、管网监测、手机APP这6个主功能。”颍泉区水利局主要负责人说,信息平台采集各水厂二级泵供水开停、供水压力、瞬时流量、清水池液位及水质数据等,如发生报警时,监控中心将自动打开视频监控画面,可远程关闭故障点。
颍泉区成全国“治水”典范
水质好了,老百姓喝上了放心水,那水费怎么算?贫困群众有优惠吗?记者了解到,阜阳颍泉区认真落实区物价局核定的水价,每吨1.4元,群众每户月均6元就可以吃上安全水,实现了“保本微利、节约用水、良性循环”。
目前,颍泉区供水入户率98%,水费收缴率95%。由区供水公司统一印制收费票据,加盖公章,让群众吃上明白水。特别一提的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仅收取30元至50元不等的“爱心水费”,特别困难户或五保户可免收水费,助力全区脱贫攻坚。
2019年9月3日,水利部召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进会,个市、5个县、个运行管理单位共8个单位做典型发言,其中颍泉区政协副主席、水利局局长常勇代表安徽省参加会议并做典型发言。他从水厂管理机制、体系建设、水价举措这三个方面介绍了颍泉区创新管护方式和工程后期运行管理的经验做法。这一次,阜阳市颍泉区再度因水而“红”,为全国献计“治水”经验。
群众喝上“幸福水”,水“润”颍泉惠民生。汩汩清流通过纵横交错的输配水管道送至千家万户,为脱贫攻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水动力”,也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健康保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钟虹摄影报道
[ 编辑: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