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夯实基础 牢记使命 加快发展

08.07.2014  20:21

深化改革 夯实基础 牢记使命 加快发展

  ——在全省供销社基层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6月26日  根据录音整理)

钱  斌

 

同志们:

      这次全省系统基层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供销社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统领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会上,16个市社和部分县社做了交流发言,大家对习总书记的指示倍感振奋,对综合改革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对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作了积极地探讨,对1-5月份经营情况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同时还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大家讲得都很好,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供销社综合改革

      (一) 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提出和进程

      2013年10月12日,汪洋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听取全国总社关于综合改革的工作汇报,要求供销社加强顶层设计,并同意出台关于深化供销社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供销社综合改革由此正式提出。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全面研究了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并且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三农”工作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供销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与经济工作和“三农”工作都有着内在的关联,因此供销社综合改革就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供销社的综合改革提出了要求。

      今年4月,全国总社召开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动员部署会议。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供销合作总社在河北等四省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的批复,王侠主任作了动员报告,四个试点省作了发言表态,全国系统综合改革大幕正式拉开。今年5月5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供销社工作汇报时作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进一步指明了供销社新时期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改革的科学方法和正确路径,指明了改革的总目标。这既体现了中央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又饱含着对供销社的亲切关怀和厚望,为全系统改革发展定了根、定了心、定了神。

      (二) 我省综合改革的推进

      去年底,省社在蚌埠召开全省系统综合改革试点座谈会;今年4月,省社在二届五次理事会前,专题向梁卫国副省长汇报了我省系统改革的总体思路,得到了支持;在二届五 次理事会上印发了综合改革的试点方案(讨论稿),王首萌主任对我省系统综合改革也提出了明确的意见;5月,中央17个部委组成的文件起草组来安徽调研,在合肥和宁国分别召开了部分市县和基层同志座谈会。

      5月上旬,省社下发了关于开展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已经有合肥市、宿州市和濉溪县、固镇县、黟县、潜山县、天长市、宁国市、凤台县等上报了试点工作方案。下一步,在各单位上报材料的基础上,省社将根据改革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有重点的进行选择;初步确定试点单位,进一步同地方党委政府进行对接和协商,达成一致。明确试点单位,强化指导和协调,帮助试点单位理清改革思路,确立改革重点,并提出时间要求和阶段性任务,确保试点单位扎实推进,按时按质完成改革任务。

      (三)对综合改革几个问题的认识

      一是试点和非试点的关系。改革是大势所需、形势所迫,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改革又需循序渐进,逐步深化。选择试点,就是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方面的单位进行尝试,先行一步,摸索前行。在初步取得成效或发现问题后,及时总结经验,纠正偏差,用于指导面上的改革。试点先行,就是试点单位先改一步,非试点随后跟进。从工作时序上来说,试点和非试点的确有时间差。在这段时间里,试点单位要按照改革方案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为面上的改革创造条件和提供借鉴;非试点单位要积极做好准备工作,注意学习试点单位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完善自身改革方案和提高工作效率。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改革有试点,发展无试点。虽然,大部分单位不能参与试点,但不能等待观望,不能不参与改革,不能不加快发展。概括起来就是:点上先行,面上跟进,分批推进,全面完成。

      二是改革和稳定的关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改革就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使之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来看,就是希望供销社立足现有体制架构,通过改革,扬长避短,发挥供销社的独特优势,以密切同农民利益联系为核心,积极构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适应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的体制和机制,努力把供销社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由此可见,县以上各级联社机关的事业单位、参公管理、财政供给的现状不会变,各级供销社的合作经济组织性质、服务“三农”的宗旨不会变,基层组织体系、和社有企业为农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方向不会变。确实需要改变的是供销社的行政化思维理念、官商作风和僵化的体制机制,要努力把三个不适应变成“三个适应”,使供销社通过改革真正理顺关系、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这次供销社的改革,不是做减法,更不是做除法,而是做加法,甚至是做乘法,并不是有些同志所担心的改革会影响稳定。这样的改革不仅不会影响到供销社的稳定,而应该是供销社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

      三是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现在为农服务的部门很多,但可以全方位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只有供销社一家;为农服务渠道很多,但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完整组织体系的经济组织只有供销社一家。同时,供销社既有公有制的成分,能够体现国家意志,又贴近“三农”,有服务“三农”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既有一定的实力,政府还给予大力支持,随着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进一步增强,供销社服务“三农”的深度和广度必将进一步拓展,作用也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因此,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供销社深化改革,强化为农服务,可谓是高瞻远瞩、战略谋划;对供销社来说,也是期盼已久,生逢其时。

      但是,从我们自身发展现状来看,现在全省系统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经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与“三农”联系较为紧密;另一类是基本不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服务“三农”的能力比较薄弱。从刚才大家的发言看,各地情况千差外别,所以改革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办法,解决不同问题,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从实际出发,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增强实力,在服务“三农” 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基础条件不足的地方,更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精心谋划,通过改革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切实在为农服务上做一点实事。

      二、关于基层组织体系建设

      (一)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所谓基层组织体系,我的理解是:以县级社为核心,以基层社为主干,以社有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两翼,以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各类行业协会等为补充的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合作经济组织。为什么这样说?首先,从改革的指导思想上来看。改革的总要求是“改造自我、服务农民”,核心是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系,路径是构建“三个适应”,目标是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里的每一句话都有“”字,县及县以下基层组织最符合这一要求。其次,从“三农”的迫切需要来看。当前“三农”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业人口大量转移,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耕、播、管、收机械化和社会化快速发展,谁来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提供生产生活所需服务;随着小城镇人口的增加,农民由生产者变为消费者,谁来为其提供就业和生活服务等,县及县以下基层组织最有条件担当这一重任。第三,从基层组织体系使命来看。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圆满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基层组织挺过了难关,有的还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部分基层组织名存实亡,资产所剩无几,呈现出有机构无经营,有牌子无人员,有阵地无服务的状况。这一现状既是我们全系统当前最致命的弱点,也是这次改革最大的难点,还是中央对供销社寄予厚望的热点,更是各级供销社在综合改革中所要解决的重点。只有解决好这个基础问题,供销社综合改革才能有序推进,才能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系,才能成为为农服务最便捷的载体。

      (二)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一是县社要发挥关键性作用。县社的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地位关键。 国务院〔1999〕5号文件曾指出,县联社在发挥供销合作社作用中处于关键环节。县级供销社上连市社、省社,下接基层社和广大农民,在承上启下中居于前沿阵地,可以说既是指挥部又是主力军。 其次是功能关键。 县级社具有上级社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对基层社的人员和资产实行一体化管理,与“三农”联系最为紧密。县联社要善于发挥这一独特优势,集中力量搞服务,因地制宜建体系。 第三是思想关键。 认识是行动的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央的精神再好,上级的要求再细,如果我们县级社领导认识不到位,或认识到了但缺少直面矛盾的勇气、战胜困难的志气,最终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这就要求县级社要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思想真正重视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就会在实践中创造出来。

      二是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第一步是进一步摸清基层人员、房产、土地等诸多情况,登记造册,做到家底清、心中明,才能决心大。第二是分类提出解决问题办法。从基层社的发展现状来看,好的继续巩固,差的情况却千差万别。从机构、经营、牌子、人员、阵地、服务等要素来看,有的地方是部分有、部分无,有的地方甚至是全无。怎么办?就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 可以从现有队伍中选,也可以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村干部中选,关键是要选准有责任心、乐于为农服务的人。 其次是要解决钱的问题。 具体思路可以是:县社自筹一点,上级社帮扶一点,政策争取一点,盘活资产解决一点,对外合作吸收一点,经营者个人投资一点,地方政府支持一点。现在大部分县级社还比较困难,马上拿出大量资金解决基层社问题暂时还不现实。但是总要有所作为,一个社一个社的建,一个点一个点的布,久久为功,只要长期坚持,问题就能逐步得到解决。 再次是要解决经营服务的问题。 从建立机构着手,从力所能及的服务着手,从农民亟需要解决的困难着手,集中力量把能做的事做起来,让农民切实感受到供销社的服务。近期省社和省工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新建基层供销合作社登记注册有关问题的意见》,对新设立基层供销社和原有基层社有关遗留问题的解决都有明确规定,希望大家一定要吃透精神,把文件落到实处。

      最近,《中华合作时报》刊登了蚌埠市社陶荣同志《心中有农才能服务于农》一文,他是看了时报关于“晋江供销社现象”的报道有感而发,我读了之后也有所感想。建设基层组织体系,做好为农服务,难的不是树立几个典型,搞点锦上添花,而是贵在坚持,从小事着手。文中例举了晋江供销社所做的“平凡小事”,但体现出供销社为农服务的精神和情怀。只要我们牢记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小事、多做实事,就能为“三农”发光发热。像我省裕安的新安社、埇桥的北郊社、宁国的港口社等,都有服务“三农”的独到之处。为农服务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够做好,只要真想解决,就一定会有办法。当前,我国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农村的基本矛盾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服务的规模化弥补生产环节的规模不足。供销社优势决定了我们最有条件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渠道。只要我们心里装着农民,真正关注农民的现实需求,解决好农民迫切关心的问题,就必将能够在“三农”工作中大有可为。

      三、关于1-5月份经营情况

      从1-5月份的成绩单来看,全系统经营形势有喜有忧。 从销售看, 全系统实现销售612.36亿元,同比增加58.43亿元,增长11.04%,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从利润看, 全省系统实现利润总额8.72亿元,同比增加1842.4万元,增长2.2%,增幅低于全国15.6 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 农资和再生资源下降明显,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烟花爆竹稳中有增。 从发展趋势看, 销售额1月份同比增长27.65%,2月份增长32.07%,3月份增长2.21%,4月份增长3.79%,5月份下降2.44%;利润额1月份同比增长26.9%,2月份增长67.1%,3月份下降7.3%,4月份下降28.7%,5月份增长6.7%。

      从以上情况看,值得肯定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铜陵、安庆、宣城、阜阳4个市销售超过40亿,铜陵、淮南、滁州3个市销售增幅超过40%;二是日用消费品销售和农副产品购进分别增长52.63%和15.30%。同时,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也有两点,一是销售和利润增长明显失速。不仅大大低于全国系统的增幅,也与我省GDP和财政收入增长不配比。二是传统主营业务经营明显受阻。如农资销售同比下降6.16%,其中化肥销量下降15.33%,金额下降7.93%。

      形成上述经营状况,既有我国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增大,传统主业市场需求不旺,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等客观原因,也有系统内发展动力不足、追求增长的意识下滑、真抓实干的力度和强度不到位等问题。面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面对全国系统综合改革的新机遇,我们还必须要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切切不可懈怠。要以改革增动力,以创新求发展,以实干求成效,努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是客观分析形势,保持战略定力。当前我国经济整体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如果继续要求各地保持过高的增长速度已不现实。但年初制定的销售和利润增长15%,是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的,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回去后召开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认真分析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增长的支撑,并继续加以巩固;找出下降的原因,努力扭转下滑势头;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拓宽经营领域和创新经营方式。总之,要保持战略定力,通过对上半年经营状况的分析,找出差距,明确主攻方向,坚定既定目标不动摇,一步一个脚印地抓落实。

      二是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扭转困局。上半年的失速要靠下半年的加速来弥补。各地要尽快采取措施,尤其是下降或增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要千方百计迎头赶上,采取领导包保责任制等措施,深入社有企业(包括开放办社企业,开放办社企业只要供销社有产权投资就是社有企业)和基层社开展对口帮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提振信心,使其尽快摆脱困境。

      三是以改革促发展,以实干求成效。今年是供销社综合改革元年,也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投身改革。改革就是把事物中不合理的部分改成适应客观情况的行为。所以从本质上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解决问题就是改革。事物总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也总是在不断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中发展前进的。同志们每天都在解决问题,实质上每天都在改革。这次供销社改革,中央给了更加明确的职能定位,更加清晰的努力方向,更加具体的改革要求,更加宏伟的改革目标,这些都为供销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此,我们应该感到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放下包袱,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按照习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努力为供销社事业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