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国企改革剑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07.07.2014  09:42

  安徽广播网7月7日讯 (记者:闫少卫) 企一度是亏损的代名词,机制僵化、冗员众多、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动力不足、弊端重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国企改革的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发展各类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深化国企改革,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亲历者说”

  2013年12月11日,随着江淮汽车的一纸公告,江汽集团的神秘投资者终于揭开面纱。“新合伙人”分别是具有央企背景的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初出茅庐”的合肥实勤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两者分别持股25%、4.63%,而安徽省国资委持股由原来的78.21%下降到70.37%。

  值得关注的是,合肥实勤持有的4.63%股份,为江淮汽车高层和核心技术人员所拥有,股份接近9000万股。此举意味着,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大潮中,江汽集团已全面启动了管理层持股的试点。

  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安进:“以效益为中心是目的和出发点,没有效益的企业是没有价值的,这是作为竞争性行业存在的唯一理由,以变革为动力就是要通过搞活机制,在用人和分配上做好文章,激发整个团队的活力,不断激发企业发展的正能量。”

  而引入民营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模式,则让铜陵有色进一步攥紧了主业的“拳头”。作为铜陵有色引进民间资本成立的新企业,合肥铜冠国轩铜材有限公司自2009年投产至今,已迅速成长为国内电子铜箔生产的龙头企业。

  合肥铜冠国轩铜材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士启说:“我们通过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利用民营企业的机制,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管理效能。对促进我们企业的发展起了非常好的、关键性的作用。”

  其实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海螺看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02年,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批准下,海螺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由于产权制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充满了活力。他们先后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发展过程,使我国水泥行业在技术工艺和管理水平上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特别是在当前水泥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海螺水泥年产量达1.8亿吨,总量居世界单个企业第一。截至去年底,海螺集团的总资产、净资产分别比改制前增长了8.14倍和24.4倍,利润更是占据了安徽省属企业的半壁江山。

  从海螺集团到江淮汽车;从安徽省属国有企业最多时的43户调整到30户;从早期的三项制度改革到现在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纯而又纯”的国有企业逐步发展成国有控股、多种资本参与融合的公众化公司。安徽省属国有企业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道路上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

  截至2013年底,与全国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相比,安徽省属企业资产总额位居第8位,营业收入位居第7位,利润总额位居第3位。

  省国资委副主任项小龙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省属企业抓住了机遇,从中得到了很多政策的支持,第二就是企业主动作为,我们的骨干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就是推行企业战略性重组,使国有资本更多的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

  对于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实施路径,安徽国企改革仍将执行“一企一策”分类推进的方针,以整合、重组、股权结构调整等多种方式,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迈进,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省内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基本发展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着力打造一批优强上市公司。

  省长王学军说:“对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鼓励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引入优先股等模式,加大整合重组力度。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或主业资产整体上市。对提供公益性产品或服务的国有企业,加大国有资本投入,促其发挥更大作用。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从数字看发展”

  作为地方国资系统“万亿俱乐部”成员,截至2013年底,安徽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占比为42%。安徽省属企业及其实际控制企业1688户,其中混合所有制企业1059户,占省属企业总数的63%;混合形态的资产7075亿元,占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的68.4%。

  省国资委企业改革重组处处长高维民说:“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有利于国有资本进一步放大功能,保持增值,提高竞争力,从我们省情况来看,省属企业产权多元化率68.38%,资产证券化率为36.26%,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空间仍然比较大,所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是下一步发展的着力点。”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省属企业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加速了省属企业市场化进程,有力激发了企业调结构、转机制、闯市场的内生动力。今年一季度,我省30户省属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530.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同比翻番。省属企业资产总额已经达到了10563亿元。省属企业国有资本权益约2000亿元,带动的企业资产规模达到万亿元以上。

  高维民还说:“上面这一组数据来看,省属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省国有企业融入市场化程度总体是比较深的,但随着市场竞争的环境更加复杂,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也迫切需要国有企业活力进一步提升活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更好的带动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专家学者评述”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志钢谈到对安徽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时说:“安徽的国有企业这几年发展还是不错的,有些‘明星企业’在全国还是很出名的,取得的成绩也是比较显著的。安徽在整个国有经济调整过程中比较注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布局相结合,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相结合,这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而且在整个改革推进过程中,比较注重‘一企一策’的涉企改革方案,使董事会能够实现制衡、高效的要求。安徽的国有企业在员工持股方面也做出了一些积极探索,而且从我个人看也是比较成功的。我觉得这些经验都是可圈可点的,能够对其它省市和国有企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志钢说:“在国企改革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管资本的要求多一点,所以我希望安徽在这一轮国企改革中,积极探索国资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以管资本为主的这种新的关系,使董事会真正能够按照国际的规范要求,实现董事讨论问题的时候能够尽职尽责,而且能够相互制衡,形成一种高效的决策层。根据类别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市场竞争性比较多一点的企业管资本就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对公益性的事业政府还要积极承担起责任,结合管资本来使这个企业更加完善,能够对市场、对社会、对民众提供更好的公益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