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成为刘庄矿业发展的“动力引擎”

09.01.2017  19:03

 

      本报讯 据了解,刚刚过去的2016年,刘庄矿业采取有效举措积极应对市场,通过大力挖潜,实施无坑木回撤工艺、单轨吊打运、煤矸分流等数十项创新项目,年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达1.5亿元以上。

 

    2016年年初,煤炭市场仍然困难重重,刘庄矿业作为千万吨级的大型数字化矿井,如何凭借自身优势在逆势中突围,确保成本管控、创新项目落到实处,进而突破发展“困局”。

    在改革的驱动下,刘庄矿业成立了由矿长亲自挂帅的创新项目领导小组,分管矿领导负责具体项目实施,由于刘庄矿业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对煤质影响较大,煤质可谓是煤矿的生命线,只有煤质质量上去了,煤炭价格才能稳住,才能赢得客户信赖。刘庄矿业科学论证,大胆决策在矿井东区东一煤仓上口和矸石胶带之间掘进了一条出矸联巷,在出矸联巷内安装了一部转载机,实现了煤流系统与矸石系统的互联互通。同时,刘庄矿业又利用主井2号仓建立了矿井西区矸石分流系统。通过这两套系统的运用,刘庄矿业硬生生的从每天的出煤中分出矸石1000-1500吨左右,减少的洗选量相当于一个大型选煤厂半天的洗选量,矿井吨煤成本直接下降了20%以上单轨吊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自2013年起,刘庄矿业就已成功使用防爆柴油机单轨吊配合起吊梁整体运输液压支架1000余台,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2016年1月份,刘庄矿业创新思维,在171305工作面,运用重型单轨吊起吊了重达47.5吨的液压支架,由于工作面运输距离长、支架重量大,采取两部单轨吊机车吊运解体支架3400米至组装间,一部单轨吊机车吊运整体支架600米到工作面切眼的运输方式,取得了成功,该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平。

 

    改革势如破竹,尝到甜头的刘庄人,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健,刘庄矿业又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增强矿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一举又突破了TYH型液压支架调移装置结合无坑木回撤工艺技术,以往综采工作面设备撤除后,需要使用原木支撑巷道的顶板,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木,且需要人工完成。现在直接采用工作面型液压支架作为支撑回空区顶板的支架,从待回支架的顶梁前端向后并排布置两台支撑回空区顶板(两台支架间可以有500mm距离),当每回撤出一台液压支架拉出后,并排的两台支撑支架利用自身功能配合慢绞牵引实现“迈步移动式”前移实现对回空区顶板的支撑,然后在距离煤壁侧1.5m单三根点柱维护回撤通道,屏蔽了旧有的原木回撤工艺。据此,每个该综采工作面提前15-25天结束回撤工作,节约人工成本100万元左右,节约材料成本50万多元,安全性大幅度提升。

 

    刘庄矿业努力探索岩巷综掘配套技术,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单进水平大幅提高,做到了高抽巷岩巷掘进与工作面两巷掘进速度的总体匹配,实现了最高月进306米,月平均单进261米的好成绩。

 

    2016年,刘庄矿在西区开始采用浅深孔注浆与快捷修复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对井底车场、一号轨道石门、西一采区变电所、制冷硐室及1、2、3号回风石门等巷道进行注浆加固、修复。基本解决了巷道和硐室行车安全间隙不够、顶帮浆皮开裂放线、通风断面不足等问题,减少了复修率,取得了显著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2016年,刘庄矿业通过不断开拓创新发展之路,一方面勇于革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改革了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提高驾驭风险防控能力,与市场充分对接,为矿井健康快速发展扫平障碍;一方面大胆实施数十项创新改革举措,取得了1.5亿元的效益,而且通过创新取得效益打破了一部分人员僵化的思维观念,在“创新”领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革创新成为矿井发展的“动力引擎”。(本报记者季思华   王朝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