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醒:谨防“网络招聘”背后隐藏的传销陷阱

26.11.2015  12:15
        大学毕业后,江苏盐城的小伙子王强(化名)四处在求职网站上找工作,今年10月,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欣然赶到阜阳找工作,结果竟陷入了传销窝点。在交了近2万元购买了“产品”后,好不容易脱身的王强在阜阳公安在线微博上举报传销组织,颍州警方千里奔波跨省取证,一举摧毁了这一传销组织。
  上网求职“央企”打来电话
  王强今年25岁,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人,今年7月大学毕业。
  毕业后,王强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于是在网上发了份求职信息,并向多家企业投了简历。10月16日,王强接到了一个自称是中铁八局人事部的王姓人员电话,要他到阜阳面试核算员的工作。
  一听说对方是大型央企,王强一口答应了下来。当天,他就从盐城坐上了火车,于晚上10点多赶到了阜阳。17日上午10点多,王姓人员再次打来电话,称上午没时间,下午再去面试。下午14时,按照对方的指引,王强来到了阜阳商厦对面的肯德基餐厅,见到了自称是人事部经理的刘某和电话中的王某。
  在肯德基谈了一下午,刘某两人对王强很满意,“要长期在阜阳住,你先去买点生活用品。”王强一听,觉得求职的事有谱,就到旁边的超市买了日用品。三人在街头找了家小吃店吃过晚饭,对方告诉他,项目部正在装修,现在人员都在外面租房居住。
  于是,三人打的来到了二里井一栋建筑的三楼。王某告诉他,人事部的“谷主任”晚上要来进行面试,让王强先把手机交出来办理集团号。
  这时候,意料不到的情况发生了。“面试后,谷主任告诉他面试未通过,告诉我他是湖南炎帝生物有限公司的,是做直销的。”王强后来告诉警方,听了这番话后,他立即觉得不正常,当场明确表示不愿意再留下来。
  “要钱还是要命?要么买五套产品,要么让人送十万元钱,就放你走。”身单力薄的王强当即被传销人员堵在了屋内。
  交了1.96万元购买产品才得以脱身
  以后几天都是“洗脑”,大讲什么炎帝生物有限公司的产品“蛹虫草子实体”怎么好,买三套就可以加入公司,五套就可以外出做业务。
  “每天生活很有规律,主要就是反复给我们洗脑。”王强表示,虽然他一进门就知道被骗了,但上课、睡觉全在那房子里,平时有专人看管,连上厕所都有人盯着,打电话也要开着扬声器。
  期间,王强试图求救,正当他向窗户外大喊时,王某等人立即冲上前来对他拳打脚踢。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无奈之下,王强开始按对方的教导给同学、亲戚打电话,称自己几个月没有发工资,急需用钱,让对方帮帮忙。
  10月30日,同学和表哥给他汇来了1.4万元,加上银行卡里先前剩余的资金共1.96万元,全部交给了传销组织。当天晚上,王某和另一名负责看守的传销团伙人员将王强押送到阜阳火车站,一直看着他坐上了火车才离开。
  接到微博举报警方端掉传销窝点
  11月13日,已经在河南三门峡市找到了工作的王强,在阜阳公安在线微博上举报。颍州警方接指令后高度重视,阜王路派出所连夜开展侦查工作,到其反映的传销窝点清查。传销人员拒不开门,而防盗门破门难度较大,民警一面紧急联系开锁公司,一面在外做传销人员的思想工作。
  大约半小时后,传销人员迫于压力将大门打开,民警现场解救出一名研究生学历的受害人,同时驱散传销人员7名,但传销头目不在现场。
  当民警联系王强取证时,王强拒绝回阜阳。阜王路派出所指派民警赵阳光、李静连夜驱车千里,赶往三门峡市取证。11月19日夜间,取得受害人的证词后,民警连夜赶回阜阳,20日清晨,民警对二里井附近传销头目可能藏匿的窝点进行了地毯式搜查,成功抓获犯罪疑人刘某、姚某等人。
  警方提醒:大学生面临较大的求职压力,一些不法企业和传销组织往往抓住这一可乘之机,以“新型营销”、“网络代理”等为噱头,精心设计招聘程序,并通过培训来“洗脑”,诱骗大学生传销,牟取暴利。如今不少传销团伙多利用互联网手段、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的,“网络求职”谨防误入传销陷阱,一定要到正规的人才市场找工作,通过网络求职的也要查验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等证照。(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