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提升工程与学校品质提升试验有效整合
2014年3月,我市全面实施义务教育三大提升工程;2014年12月,我市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小学品质提升试验区”。当前,我市把三大提升工程和学校品质提升实验摆上教育发展的重要日程,实现了两者的有效整合。
积极编写地方课程给中小学生“减负”
针对我国长期以来课程体系大一统的弊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地方课程开发。为此,我市完善中小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读本》修订工作,不断加强《读本》的课程化建设;编写中小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读本》,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免费下发到全市中小学校。与此同时,引导学校充分挖掘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研发特色校本课程,确立合肥一中、八中等学校为全市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基地。目前,全市大多数中小学不仅增设了如机器人、航模、天文观察、环境监测、书法、球类、棋类、乐器等课程,而且增设了小发明、小创造课程。
在完善中小学布局规划与实施减负增效提质工程有效整合方面,2014年,我市新建中小学23所,新增学位23000个,同时配合全市公共社会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布局规划,均衡教育资源,破解择校热,破解大班额现象,推动减负增效提质工程的进展。
3县(市)区开展教师“县管校聘”试点
2014年度我市进一步实施学校治理现代化工程,实行校长责任制、任期制和定期交流制,实施学校逐层岗位竞聘制,破除干部选拔论资排辈,鼓励年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整体提升校长和管理团队的领导力。
2015年3月,肥西县、巢湖市和庐阳区开展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试点与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实施教职工竞聘上岗制,变教师“单位人”为“系统人”,盘活教师资源,促进合理流动,收到了预期效果。
2014年,我市共建立7个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专家100余人担任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此项工作的开展,为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工程提供了“捷径”。2014年4月,市政府与上海市教委达成了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合作的协议,引进《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水平绿色指标》,在全市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
此外,我市还开展了小学数学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式改革试点研究,试行取消百分制,推进《学科评估分析报告单》改革,实行等级评价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