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 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中,我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努力破解资金难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出棚进楼”,逾70万户居民圆了安居梦
告别过去50年居住不足20平方米旧房的岁月,住上敞亮的新房子,还在阳台上养起花鸟,76岁的汪宗华老人生活丰富多彩。来到铜陵市狮子山区立新煤矿棚户区原址建成的新小区,原来脏乱差的老矿区全然不见,煤渣路已改造成宽阔的柏油路大道,多路公交车途经此地并设有站牌,周边学校、超市、菜市场配套设施齐全。
孔集是淮南市八公山区的一个乡镇,这个曾经因煤而兴的小镇并没有因为煤矿的关闭而没落。近年来,随着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大规模实施,原先布满镇区的低矮破旧“趴趴房”不见了,代之以一座座崭新的高楼,让小镇更加美丽宜居。自2003年以来,淮南矿业集团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仅去年就安置7410户。到今年底,该矿两轮900万平方米棚改工程全部安置完毕,7万户职工家庭将共圆安居梦。
作为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我省近年来包括棚改在内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一直在全国位居前列。 201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将棚户区改造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范畴,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强化推进措施,创新破解资金难题,改造总体顺利推进,一大批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的梦想变为现实。截至去年底,全省开工建设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96万套,完成投资1230亿元,累计改善70.78万户棚户区居民的居住环境。
棚户区改造,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顺民意、惠民生,而且有利于扩内需、促发展,是一举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各地按照四化同步、产城融合的要求,统筹考虑住房建设、产业集聚和城镇发展,通过对改造项目的区位、市场潜力、城市空间布局、环境和道路承载力等综合评价分析,把棚户区改造与城市新区、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和保障性住房、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有机结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市场运作,引导房地产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
在合肥市瑶海区临淮路北侧,省城一环内闹市区的“双窑洞”棚户区,曾经低矮破旧、逢雨必涝的窑洞房,已经被一栋栋崭新的高楼所代替。这个棚改项目占地面积66亩,涉及棚户居民912户2467人,政府直接投入资金达2.9亿元。 “对密度大、环境差、区位偏,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却又难以通过市场运作的项目,由政府兜底开展改造。 ”合肥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中,各地除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外,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不同改造模式,努力破解改造中遇到的难题。在土地供应上,我省把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用地纳入当地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并优先安排,按改造面积的1/4再加15%的配套设施用地规模,提前安排下达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引导和调动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参与棚户区改造的积极性。
对改造区域开发用地均实行公开出让,通过市场竞争择优选择投资者实施整体开发,市场运作已成为推进棚改的主要模式。近年来,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地通过这种模式先后引进上海绿地集团、二十冶集团等一批资质高、实力强、信誉好的一级以上开发企业或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了管、建分离,缓解了政府资金压力,大大提升了建设水平。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具体运作上,全省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实行“限房价、竞地价”“定设计、竞房价”,即政府在土地招拍挂和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安置房的建设规模、标准、期限和设计方案等,通过市场竞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或安置房回购价格的方式,选择开发企业代建;二是实行“政策引导,企业参与”,主要是政府通过规划选址适当从优、规划条件适当放宽等优惠政策,采取在商品房项目中配建等方式,引导和调动开发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减轻政府资金投入压力;三是实行“捆绑改造”,对改造难度加大的区片,通过与商品房项目实施捆绑开发,将改造项目用地与开发用地搭配出让,平衡项目资金;四是实行“市场运作、自求平衡”,主要是就地改造且区位较好的项目,除保障棚户区居民安置房外,多余房源可作为商品房对外销售。
“实践证明,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进一步理清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有效提高了安置房的建设质量,杜绝了安置房建设中的寻租空间,避免了安置房后期管理难的问题。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处长钟治峰说。
多方“引水”,创新融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
目前,全省各地棚户区改造正逐步由集中成片向非集中成片、城中村等棚户区推进。 “剩下的棚改项目,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棚改一般遵循先易后难原则,越往后,改造的难度越大。从摸底调查情况看,后面待改造的棚户区多数位置偏远,商业开发价值低,实施改造很难实现资金就地平衡,需要下更大力气。
做好资金保障是推进棚改的“牛鼻子”工程。 “棚改项目房屋征收工作难度不断加大,改造成本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改造进度。林区、垦区、工矿、城中村所在区域的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历史欠账多,改造中的配套建设压力也较大。 ”该负责人表示。
针对资金缺口,我省加大政府投入,调整优化投资安排,压缩一般性投资,集中资金重点用在棚户区改造这个“刀刃”上。除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外,我省还通过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各地棚户区改造。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26.03亿元,省级财政安排配套资金8.18亿元。今年,省政府决定安排44亿元省级补助资金,专项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其中24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
为帮助地方解决融资难题,我省组建了棚户区改造省级融资平台,由省级融资平台受市、县政府自愿委托,统一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项目过桥贷款以及中长期贷款,确保全省棚户区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顺利推进。目前,融资范围和向开行争取的融资额度已经确定,全省总额度达930亿元。各地进一步做实做优地方融资平台,规范融资平台监管,优先保障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需求。
结合实际,各地积极探索有效的融资方式。如铜陵市采取“债贷组合”融资模式,采取“统一融资规划、统一债贷授信、动态长效监控、全程风险管理”方式,把债与贷纳入整体风险控制;淮南市通过争取国家住房公积金贷款试点为棚户区改造提供支持,先后为1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公积金贷款额度26.43亿元;滁州市引入10亿元保险资金支持棚户区改造,成为银监会首次书面批复同意开行通过担保引入保险资金的试点。多元化融资模式的探索,有效缓解了融资瓶颈制约,保障了棚户区改造的顺利推进。
·延伸阅读·
●城市棚户区,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集中连片建设,简易结构房屋较多,建筑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使用功能和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
● 2013年至2017年,全省改造各类棚户区150万户左右,使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省级财政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政府债券、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多个渠道加大支持力度,并对皖北和大别山区等财政困难地区予以倾斜。对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省里按照年度计划改造面积的1/4另加15%的配套设施用地规模,提前预安排下达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不占用省下达地方的其他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同时,对棚户区改造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对棚户区改造涉及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契税等,严格按规定落实减免优惠政策等。(吴量亮)
——摘自《安徽省2013—2017年棚户区改造规划》
·热点微论·
怎么看“棚改”?
近年来,各地正全面开展各类棚户区改造,确保将这项民生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在入住、分配、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如何具体落实,引发网友热议。
@Hhd:包括棚改房在内,个别地方的保障房虽然建起来了,但配套设施没跟上,出行不便,买菜要走上半个多小时,居民苦不堪言。因此,着力抓好保障房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物业管理,才能确保让低收入百姓住得进、住得好。
@空山灵雨:目前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不断加大,有些地方很可能借棚改名义腾挪优质地块,没有让利百姓。因此,需谨防部分地方棚户区改造“变形”。
@明月溯流光:希望政府不但要在居住条件上帮助百姓,更要重视提升区域内居民的教育水平,让他们有工作、有发展、有前景,才能铲除滋生新的棚户区的土壤。
(中安在线管立整理)
·经济快评·
民生所需,也是发展之要
棚户区居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生活质量比较低,他们对改善住房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强烈的需求。加快棚户区改造,让棚户区居民尽早改善住房条件,是城市生活困难群体共享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从2010年以来,我省将棚户区改造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范畴,大力推进。截至去年底,全省开工建设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96万套,超过70万户棚户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棚改”,受到棚户区群众的欢迎。
棚户区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可以有效拉动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破解城市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质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机遇,为扩大就业增添岗位。
4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提出强化政策支持,让更多困难群众住进新居。不久前,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负责人也表示,棚户区改造是稳增长、保民生的一项重要选择。当前,市场上面对低收入群体的公租房依然短缺,“夹心层”安居依旧是难题。推进棚户区改造,可以改善城市布局和住房供应结构,为房地产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带动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消费增长,是经济发展“微刺激”的有效手段。根据规划,到2017年,我省要改造各类棚户区150万户左右,大头还在后面,无疑为拉动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机遇。
做好棚户区改造,必须从其民生属性出发,突出“改善居住条件”这一根本诉求。各地要更加注意倾听群众利益诉求,设身处地替群众考虑难点难题,让棚改措施更合理。取得群众支持,是做好“棚改”这项复杂系统工程的民意基础。
棚户区改造的思路,也要有所转变。过去我们习惯于大拆大建,更多考虑改造速度,难免工作粗糙。现在要更多综合考虑居民生活便利、就业和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在交通、供水供气、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多下力气。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按市场规律办事;也要加强监管,把好各个关口,确保工程质量,在新建住房分配过程中,确保公开透明。
安居方能乐业。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就能在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的同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助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的积极效应。(史力)
·调查·
敲开安居幸福之门
一个自行车棚改造成简易平房,就住了八九户人家,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会成为过去——
“我天天盼,天天看,眼见新房子在一点点成长,就像看着孙子一天天长大一样。 ”7月9日上午,在合肥市望江路与青年路交口东北角,灯泡厂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点的改造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原灯泡厂老职工王庆云指着工地上的一派繁忙景象对记者说。
提起棚改前的“蜗居”生活,王大爷打开了话匣子。在39平方米的旧居里,住着他们一家老少五口人。房子没有厨房,他只能在走廊搭伙做饭,床放不下,他便将晒台改造一下,勉强塞下一张床。 “一个楼层住10户,家家都在走廊上开火烧饭,楼道里经常烟熏火燎。 ”他一家住宿条件还算不上最差,还有用自行车棚改造成的简易平房,一个自行车棚就住了八九户人家,没有厨房和卫生间,一年到头照不到太阳,白天都得开着灯,潮湿阴暗,只要跺跺脚,地上就能渗出一滩水来。
“作为一名老职工,能盼到棚改,很满意。”在原灯泡厂工作几十年的老员工季汝强感触颇深。棚改前他一家六口人挤在5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儿子媳妇和孙子挤在一间卧室,他和老伴要照看89岁脑中风的老母亲,挤在另一间,连客厅都没有,十分局促。
据了解,这一片棚改区原是灯泡厂职工生活宿舍区,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陆续兴建,都是筒子楼,缺乏整体规划,有三四栋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列为危房。居住环境脏乱差,下水道修建很不规范,一个月要疏通好几次。还有几栋房子的顶楼渗水严重,逢雨必湿。
棚改消息让四百多户居民盼来了曙光。“今年春天,我区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太湖新村、灯泡厂相继开工建设,是区里的民生工程项目,更是民心工程。”包河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钟星晨说,棚改按照“原地拆迁、原地安置”的原则,给原住户“拆一还一”再加赠公摊面积。灯泡厂棚改区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23.35亩,2016年6月建成交付,届时将提供504套安置房,1400人圆梦安居。
“我只需拿出9万多元,就能把50多平方米的旧居置换成108平方米的新房子,很快就有新家啦。”季汝强掩不住心头的喜悦。王庆云也憧憬着能够告别“蜗居”,一家人搬到宽敞明亮的新房。
“2012年11月20日动迁后,不到一个月,90%的住户都搬走了。去年三四月份,拆迁完毕,今年5月开工建设。 ”王庆云对每个日子都记忆犹新。棚改区居民们还选出19名代表,全程跟踪监督建设进展。 “大伙心里着急,盼着早日搬进新居。 ”季汝强说,大家每月领着政府发放的临时安置过渡费,因为租住得近,每天傍晚都会成批地过来瞧工程进展。新小区的名字“星光苑”则是老住户们集体命名的,寓意光明。
小区原有的几十年树龄的香樟树,被移栽到工地两侧。跟这些老住户们一样,它们见证了“蜗居”时代的落幕和安居生活的开启。(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