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均衡 促进教育公平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9月30日讯(记者:王莹)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倡者和先行区,近5年来,我省坚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导向,将均衡发展作为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任务,探索出一条中部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
安庆市宿松县趾凤中学是我省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虽说地处偏远,但这里的校园环境、教学条件丝毫不比城里的学校差。多媒体教室、实验室里设施齐全,音乐室、图书阅览室应有尽有。而在两年前,趾凤中学还是一所学生不愿去,教师留不住的“薄弱”学校。焕然一新的校园面貌得益于两年前县里实施的以标准化为核心的“全面改薄”建设。安庆市宿松县趾凤中学校长汪宜和:“国家这个几年来,对我们学校投入特别多,大约投入是1200万元,我们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将把优质的硬件资源,转化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每一个孩子。”
据了解,从2009年到2016年,我省持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共投入700多亿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到2016年底,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覆盖率实现100%。县域内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缩小,日趋均衡。
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不断改善的基础上,我省还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做文章。在教师无校藉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马鞍山市博望区小学教师陶家成来到偏远的新博中心学校埂东教学点任教。青年教师的到来,给教学点带来巨大的变化。陶家成:“感觉就是学校活起来了,学生各方面都特别的活跃,早操做起来了,学校的展板、门口的那些宣传栏都布置起来了。”
“无校藉”管理让教师从‘单位人’变成‘系统人’,按照一定周期和比例在区域内调配校长、教师,促进了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省教育厅副厅长金燕:“从2013年到2016年,全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共交流教师和校长35273人次。每年为农村中小学安排的(教师)定向培养支持计划就达到2500名,两年培养了5000人。重点解决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问题。”
9月下旬,我省最后一批22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的督导检查。我省成为继东部发达省份之后在全国第九个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国家基本均衡县全覆盖的省份,位居中西部前列,提前三年完成目标任务。金燕:“我们通过五年努力,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基本上达到了100%,让每一个孩子、每一所学校都有相对均衡的办学条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相对均等的入学机会。随着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达标以后,我们要向着优质均衡这样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