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积极探索城乡低保科学有序运行新机制

18.10.2015  11:56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0月18日讯(安徽台记者:马静、亳州台记者:孙素芳)  我省在开展实施城乡低保民生工程中,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关系保”、“人情保”等现象,严格入口关、规范出口关,积极探索城乡低保科学有序运行新机制,使更多真正需要低保的群众享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亳州市涡阳县陈大镇村民邓其昌老人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几年前儿子去世、儿媳改嫁,他和老伴艰苦度日。上个月,镇里开展低保申请民主评议,老两口的情况经村民代表证实、讨论,多层公示后成功申请到了低保。邓其昌:“一个人一月140多块钱,俺俩一月280,俺俩还有社保,这小零碎开支够了。比以前好得太多的,这要不是党的政策好,你吃都吃不上。”

  涡阳县陈大镇民政办工作人员王朝政介绍说,基层群众一直对低保运行中的“人情保”、“关系保”现象意见很大,为了打造阳光低保、诚信低保,涡阳县民政部门在全县3075个自然庄设立低保公示牌,做到低保对象公示率100%,并创新性地制作了5万张“民政民生工程名片”,接受辖区内每一位普通群众的监督,让广大群众协助政府部门把严低保“入口关”:“所有享受低保的人员包括申请低保的人员,在申请阶段你的情况我们都要公示出去,方便群众监督;同时,批下来之后,每个月都要在村级公示栏公示,接受监督,上面都有我们民政局举报电话。”

  在严格低保“入口关”的基础上,多地民政部门还通过动态管理、延伸服务等多种方式规范享受低保的退出机制,让真正需要的群众“吃”到低保。

  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村民胡志明今年主动向村里提出退出低保,他解释说自家前些年因看病借的欠款已还清,子女的劳动收入可以维持全家基本生活,应该退出低保待遇,把这些“救急钱”让给更需要的人家:“现在我们养老金也涨到110多,我们老两口一个月两三百,再加上孩子给的,我在想我不能一直伸着手要,不能活到八十岁吃(低保)到八十岁,人嘛,一要知足、二要心态好。”

  合肥市庐阳区民政局低保中心工作人员李科告诉记者,庐阳区今年像胡志明这样主动提出退保申请的共有26人,相对于往年的数量有显著增加,这离不开各级民政部门对低保政策的细致宣传和对低保家庭无微不至的关心,不仅让群众认识到低保政策的严肃性、规范性,更要解决低保家庭的长期经济来源问题。李科:“特别是主动地帮助一些困难家庭成员尽早工作,增加低保家庭收入,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对于因就业而主动退出低保的家庭给予缓退三个月的待遇,也是一种鼓励。” 近日,国家民政部、财政部公布2014年度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绩效评价,安徽省在此次全国考评中荣获第一名。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目前,全省各地正在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治理,确保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到位、资金发放到位、困难群众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