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众创业热情持续高涨 去年市场主体月均增长万余户

16.02.2017  18:33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扎实推进,我市创新服务方式,用心完善服务举措,营造优质的市场准入和发展环境,市场活力激增,市场主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记者2月13日从市工商局获悉,2016年,我市全年共新发展市场主体13.4万户(含电商主体),月均增长万余户。其中,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18万户,同比大幅增长35.1%,增量领跑全省,增速领跑中部六省会城市。

  市场主体总量领跑全省

  去年以来,全市商事登记部门在持续大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同时,进一步简政放权,积极推行注册登记便利化。随着“五证合一”登记、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新规及登记权下放等一系列宽松、便民政策的实施,大众创业的热情不断升温,市场主体发展实现新突破。

  2016年,我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占全省总量的20%,继续领跑全省。全市新登记各类企业6.3万户,占全省总量的31%。

  新增注册资本扩大一倍

  在市场主体增量持续加大的同时,新增注册资本也在不断增长。2016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新增注册资本5344.4亿元,同比增长109.2%,较2015年同期扩大一倍,新增注册资本规模占全省新增注册资本总额的31.8%,位列省内各市首位。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2016年新增注册资本中,内资企业新增注册资本同比增长113%,占比达97.3%,在各类市场主体中占主导地位。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4年至2016年新登记市场主体投资资金来源来看,安徽省内资金约为1.5万亿元,占比近55%,是资金主要来源地。省外区域中,上海、广东、北京、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投资金额位居前列。

  内资企业成增长主力

  去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势头强劲。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其他新登记各类型市场主体数量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上升。全市新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中,内资企业增量最大,外资企业发展最快,个体工商户也有较快增长。

  据统计,2016年,我市共新登记内资企业6.2万户,同比大涨43.5%,在新登记市场主体总量中占比达50.9%,首次成为市场主体增长主力军。据介绍,自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在各项改革政策的促进下,内资企业发展迅猛,新登记量在市场主体中占比逐年提高,由改革前的33.5%增加至2016年的50.9%,已经成为我市市场主体发展的最主要力量。

  第二产业大提速

  在市场主体保持迅猛发展同时,我市三大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2016年,我市三大产业均保持快速发展,其中第二产业增速最快,占比也进一步扩大。

  2016年全市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中,第一产业4141户,占比3.1%,第二产业9612户,占比7.2%,第三产业12.03万户,占比89.7%。数据显示,我市三大产业整体格局与往年基本相同,第三产业占比虽有所下降,但仍是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同比增长55.6%,占比提升至7.2%;第一产业增速最慢,占比下降至3.1%。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红利拉动了我市服务业快速发展。去年以来,我市“先照后证”登记全面实施,市场“宽进”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共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58万户,同比增长119.5%;教育行业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06户,同比猛增169.6%,出现井喷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