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眼灯选不好小心害眼病:合格率仅半数 售货员也抓瞎

11.11.2015  18:35

  为了保护孩子视力,不少家长会选购厂家宣称的具有“无频闪”“防近视”功能的“护眼”台灯。然而,国家质检总局近期抽检结果显示,32批次护眼灯中超九成产品不达标。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曾抽查过合肥市场在售的护眼灯,结果显示合格率仅在半数左右。专家表示,质量低劣的“护眼”灯不但起不到护眼的作用,反而可能损害视力。

 

  记者探访:护眼灯多宣称“无频闪”

 

  昨天,记者走访了合肥多家商场和灯具专卖店发现,市面上的护眼灯多以“防近视”“柔和光源”“无频闪”等作为卖点。同样是护眼灯,价格却相差数十倍。

 

  在政务区一学习用品专卖店记者看到,标有“护眼”标志的台灯最低价格为899元,贵的甚至要两千多元。其中一款标价为2280元的护眼灯,标注的主要卖点是“无频闪”。“这个护眼灯靠芯片发光,专业的护眼灯都是不带灯管的。普通的台灯是靠灯管发光,而灯管是有频闪的,长期使用会引起眼部干涩酸胀。”销售人员拿起台灯给记者演示:“这些芯片都是通过测试的,能用3万个小时,光源是固定的7.5W,比较适合读书、写字。”

 

  在翡翠路一大超市记者看到,护眼台灯最低标价为99元,跟普通台灯的价格相差无几。当记者咨询护眼灯好在哪里时,售货员说:“就是护眼呗,肯定对眼睛比较好。”在一个电器专卖店,售货员给记者推荐了几款LED护眼灯,这些设计时尚、使用方便、功能各异的护眼灯,大部分可调节光的亮度与光色。记者翻看一些台灯的标签,发现价格参差不齐,上面有不少专业参数。但具体询问售货员护眼功能体现在哪时,得到的答案也很模糊:“护眼灯对眼睛伤害小,价格越高效果肯定越好。”

 

  部门回应:护眼灯尚无“国家标准”

 

  那么,市场上的“护眼灯”真如所宣称的那样“护眼”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处的万主任告诉记者,针对护眼灯,目前我国并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市场上所宣传的多是噱头,并没有得到科学认证。

 

  万主任说:“我国曾经出台过有关规定,但仅仅是针对白炽灯和管状荧光灯的,标准有些滞后。”对于最近热炒的LED灯“无频闪”护眼灯,万主任表示,并非“无频闪”就能做到护眼,还要看是否有“眩光”,显色性能好不好,蓝光比例是否过高等。

 

  近年来,“护眼灯”概念越炒越火。“工商部门曾在几年前对合肥市场的护眼灯进行过抽样调查,发现一半左右不合格。近期也在进行灯具专项检查。”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电器产品检测实验室主任丁宏告诉记者,判断护眼灯是否合格主要看三点:首先安全性能合格,外观无毛刺,电线插座符合标准;其次看光源的显色指数,光线柔和均匀,亮度适宜;再次它的电磁兼容要合格,电磁辐射不能超标。“总而言之,要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护眼灯,产品或包装上有3C合格标志的。”

 

  “护眼灯并非越贵越好。”丁宏教给消费者一个简单的选购技巧:拿一张白纸放在灯光下照射,如果发紫发蓝就说明蓝光含量较高,反而会伤害眼睛;偏黄则说明比较柔和。他建议消费者选购LED护眼灯时,尽量选暖色调光源、灯光白里偏黄的产品, “很白很亮的冷光源不适合作为读写台灯。”

 

  专家支招:8到12W的LED最合适

 

  能否有效地保护眼睛,并不是一盏台灯所能决定的。在安徽省儿童医院眼科,周末的门诊量已经接近150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小“近视眼”患者。“近年来青少年患中度以上近视的越来越多,很多都是用眼过度造成的。” 安徽省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叶玉华认为,良好的照明光线有助于减轻用眼疲劳,但灯光与近视眼并没有必然联系,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才是预防近视的最好方法。

 

  “不管使用什么灯,使用不当,如光线过亮、频繁闪动,都会损伤视力。”叶玉华说,市面上的“护眼灯”大多是提高了灯光频闪速度,但“高频闪”绝非“无频闪”,持续时间久了眼睛同样会产生不适。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选择灯具时不要盲目“求贵”。

 

  “学习最好以自然光为主,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在非自然光源下,要多让眼睛休息。”叶玉华提醒说,在黑暗的室内,只开一个台灯阅读眼睛容易疲劳,所以学习时除了用护眼灯照明外,房间内还应再开一个小灯,以减少室内明暗差。同时,灯光的亮度也很重要,对于那些可调节亮度的灯具,不要一味调亮,要以眼睛不直视情况下不觉刺眼为宜。她认为,就当前流行的LED护眼灯来说, 8W到12W左右比较适合阅读。(来源: 安徽网)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