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一抓双促”促发展 “志智双扶”扶动力

25.09.2019  12:21

  合肥学院派驻泗县山头镇惠庙村工作队扶贫工作纪实

      接过驻村工作队交给的蔬菜销售款,贫困户王玉侠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紧紧握住队员们的手说:“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也感谢你们工作队的帮助,这下我不用担心菜卖不出去了,我得甩开膀子好好干,用心种好我家的地!

      丈夫肢体残疾,父母重病卧床需要照料,两个孩子正在大学读书,曾经的王玉侠一度身心疲惫,甚至丧失了生活的信心。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主动出谋划策,鼓励她发挥种菜之长,通过学校与泗县对接的“定向采购”平台,每季上门收购各品种蔬菜2000斤左右。短短两年,王玉侠从帮扶“对象”变成了“脱贫致富”的典型。如今,像王玉侠家一样,贫困户在精准扶贫中获得切实的受益已成为惠庙村的普遍现象。

增强“组织力”,在凝聚共识聚力攻坚上下功夫

      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党员是脱贫攻坚的可靠力量。惠庙村驻村工作队团结带领村“两委”,按照“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要求,积极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和组织生活正常化。坚持“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党总支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注重学习扶贫政策知识和党纪党规,始终把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放在脱贫攻坚观念先行的首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先后组织党员前往泗县烈士陵园、宿迁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凭吊先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带领党员到脱贫攻坚先进村参观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好的经验做法,对标整改中央及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

      号召党员带头参加“五面红旗村”、“十佳文明户”、“美丽庭院”等创建活动,立好标杆,树立榜样。通过持续性的系列工作,全村党员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广大党员理解脱贫攻坚工作,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参与各项攻坚活动,并在家庭和美、邻里友善、子女教育、移风易俗、新农村建设,以及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聚焦“小扶贫”,在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上下功夫

      惠庙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4户609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高达11.3%。驻村后,工作队围绕精准识别开展动态调整,围绕精准帮扶开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大排查,结合致贫原因、家庭条件和帮扶需求确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策略,有针对性地落实七类19项具体政策,两年多来惠及贫困人口7034人次466.514万元,其中教育资助330人次36.05万元、65户特色种养政策性补贴21.94万元、78户光伏收益分配18.77万元、5587人次医疗补助31.78万元;办理45户小额贷款221万元、61户危房改造补助款91.8万元;设置公益性岗位29个,26户务工增收11.38万元。争取合肥学院和双包单位为贫困家庭送去价值15万余元的衣柜、饭桌、板凳、衣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节庆期间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户、老党员和困难党员活动。

      此外,还组织在村贫困劳动力参加保洁、夕阳红老年护理、小麦病虫害防治等技能培训4场100多人次;通过社会扶贫网争取其他类型的社会帮扶措施。在边缘户中开展低保扩面工作,新增兜底保障80户126人。

      深入细致的工作,提高了帮扶措施的精准度和扶持对象的满意度,多数贫困户已稳定脱贫,该村的贫困发生率目前已降至0.6%。

推动“大扶贫”,在促进发展推进振兴上下功夫

      为了弥补惠庙村的发展短板,厚实乡村振兴基础,工作队根据村情实际积极申报到村项目,争取普惠性政策落实落地,切实增强百姓的获得感:畅通工程方面,新修了36条总长20.2千米的村组硬化路,每个自然庄都有几条水泥路与县级泗找公路相连,村民出行更加方便。安全饮水方面,自来水管网覆盖全部农户,饮水安全问题彻底解决。农田水利方面,拦山河、红旗渠等桥梁建设完工,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及配套机井、桥涵建设基本完成。网络建设方面,已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无线网络全覆盖。人居环境方面,积极开展“危房清零”行动,拆除D类破旧危房136处1.09万m2,修缮加固C类危房186户。深入推进省级森林村建设,栽植女贞、石榴、白蜡、垂柳等绿化树12600棵;全覆盖推进垃圾清理、柴草垛清移、汪塘沟渠清淤“三清四拆”工作,整治河塘沟渠11处,涉及水域面积1.08余万平米;大力开展污染源清理,拆除废弃圈舍32户40处5165.5m2,限停圈舍养殖6户7处。产业方面,建成了扶贫工厂、蔬菜大棚、黄花菜种植基地、薄壳山核桃和赤山经果林综合种养基地。政策宣传方面,走庄串户或召开村组会议,告知村民水电路网、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公益项目的落实情况,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普惠性政策落实情况的满意度。

      惠庙村2017年底顺利出列,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2017年一跃达到13.1万元,2018年达17.53万元,2019年预计可突破30万元,乡村振兴基础更加厚实,人居环境更加优良,村民群众生活的舒适度进一步提升,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抓住“根本性”,在志智双扶拔除穷根上下功夫

      驻村以来,工作队以发展三级产业为牵引,在扶出内生动力上想办法、出实招。积极帮扶贫困户发展家庭“小产业”。每年春季及时召开特色种养动员会,鼓励贫困户根据家庭禀赋和自身能力调整生产结构,对接合肥学院消费需求签订供销订单,帮助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让贫困户一年农事“早安排”、政策奖补“早知道”、帮扶措施“早知晓”,做到干什么心中有数,收多少心中有底,卖哪里心中无忧。重视帮助能人大户发展“中产业”,协调学校设计学院为恵超家庭种植农场完成黄花菜包装设计,打造特色品牌,扩大产品销路,吸引贫困户带资入股,参与劳动并获得分红,发挥“带贫减贫”作用。积极发展村级“大产业”,申报建成了多个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基地,为30多个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拓宽增收渠道创造良好条件。通过“三业”联动,贫困户内生动力得以激发,或在家中经营,或在农场劳动,或在基地务工,或在忙于创业,提振了自我发展的信心,惠栓谋等贫困户喜获泗县“脱贫攻坚奋进奖”。

      驻村两年来,累计收购贫困户冬瓜、南瓜、土豆、莴笋、胡萝卜等各品种蔬菜38.47吨、羊50多只,支付收购款19.495万元、贴补种苗款9.584万元。贫困户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自立自强意识显著增强,2019年50户开展家庭特色种植155.8亩,比2018年净增40.7亩,羊、麝鸭等养殖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工作队充分利用资源,帮助贫困娃筑梦圆梦,扶出未来希望。协调当地教育部门维修小学校园、新建学生食堂,联系学院为小学建成1个生物标本室、捐赠了30多套餐桌和价值3.5万元的图书及各类体育用品,改善育人环境。对接有关院系,依托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开展书画、音乐、舞蹈、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手拉手”智力扶贫活动,促进留守儿童素质能力的综合发展。对接校团委实施“筑梦远航”计划,组织班级、社团与138名贫困生开展“结对子”活动,递送学辅资料,解答学习疑难,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稳定的、接力式的帮扶措施及长效机制成效显著,2018年,贫困生柏潜立、惠永康参加高考,成绩均超一本线,均不约而同地报考了合肥学院,分别被经济学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接力帮扶工作也顺利移交给了学生所在的两个系,做到“助力筑梦不断线,协力扬帆促远航”。

      自2017年4月驻村以来,惠庙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以“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为工作的基本面,立足“因村谋划、因户施策、因人帮扶”特色做法,深推做实“一抓双促”工程,狠抓党建引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并在“志智双扶”中深挖潜力培育内生动力,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工作队“一抓双促促发展、志智双扶扶动力”精准扶贫做法及其成效先后被人民网、中国扶贫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安徽教育网、宿州发布、泗县先锋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得到了村民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2018年,惠庙村驻村扶贫工作队被宿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优秀驻村工作队”称号。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