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④】脚下沾有多少泥,心中沉淀多少情

13.10.2017  15:24

  我于2014年10月被选派到界首市代桥镇刘寨村担任第一书记。来村之前,我一直思考几个问题:驻村为什么?在村干什么?离村留什么?三年下来,刘寨村着力打造和形成了“可持续的发展平台、立得住的主导产业、不返贫的精准成效,带不走的工作队伍”。我感到,选派到村是我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年来,我们深感紧盯党建,把稳引领发展的“方向盘”是核心。村党总支抓实党建强组织,让“红旗飘起来(旗帜引领)、喇叭响起来(宣传政策)、干部动起来(热情服务)、精准扶贫要强起来(构建体系)”,村里开始“每周工作有计划、每天为民有值班、每事服务有记录、每人活动有手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成为刘寨村干部的内在自觉。在此基础上,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最多跑一趟”,通过切实的为民服务,提升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抓实产业扶贫的“牛鼻子”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依靠刘寨现有的资源禀赋,围绕湿地和现代农业做文章。 2015年12月两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获批,为刘寨村的精准扶贫搭建了国字号、可持续、绿色化、信息化、生态牌的鼎力载体。在此基础上,谋划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刘寨村投资带动和就业拉动开辟了全新的发展路径。在打造“一村一品”产业上下真功。探索现代林业发展和设施农业扶贫基地建设,积极扶持两湾家庭农场、众建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帮助其实现“脱贫不返贫”。

  当好选派帮扶的“孺子牛”是基础。作为第一书记,我们深知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是干不好基层工作的;脚上沾的泥土有厚度,落实工作才会有力度。坚持一线抓落实,带头用“”和“”,去发现问题、去推动工作、去服务群众、去促进发展。工作队在田间地头围绕群众的关键小事(就业、低保、危房、黑户、贷款、资助等)四处奔忙、无怨无悔,目的就是让群众看得见变化、获得到实惠。坚持学习用老百姓的话,讲他们能听懂的政策。

  “脚下沾着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激情”。这三年,村里鞋柜中磨坏的布鞋、皮鞋算起来有30多双,写满的工作日志和一天不曾间断记录的效率手册有厚厚一摞,每天更新发布的工作微博、微信信息有近三千条,手机通讯录的贫困户电话存了近百个。

原标题:脚下沾有多少泥,心中沉淀多少情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编辑:杨杨
蚌埠市固镇县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固镇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工商局
亳州市召开全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推进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