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屯溪区:贫帮困“及时雨”

28.06.2016  23:51

    “救助金很快就发下来了,我心里也有底了! ”近日,家住黄山市屯溪区西杨梅山社区的汪大娘拿到受灾救助金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上半年连续几次强降雨天气,让汪大娘等6户居民受灾。恶劣天气不仅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还妨碍了居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该区民政部门了解后,迅速开展“救急难”应急处置,为这6户居民紧急拨发4800元救助金,暂时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困难。

  家里积蓄本就不多,老伴最近又突然生病,这让昱东街道的老张一筹莫展。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来到街道救助服务点求助。通过走访核实,社区积极与民政部门对接,2000元的临时救助金很快就送到老张的手上。 “街道的同志跟我说,我这种情况可以申请‘救急难’补助,没想到很快就拿到了救助金。 ”老张说。

  近年来,屯溪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补短板、托底线,建立“救急难”工作长效机制。从2014年启动“救急难”综合试点工作以来,该区已累计发放救助金380.47万元,为3039人次提供帮扶救助。

  目前,屯溪区共设立了9个救助服务站、44个村级救助服务点和20个社区救助服务点,建立起“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便民机制,方便群众随时申请随时办理。同时,各镇、街道均建有社会救助主动发现通道,从村(居)到乡镇(街道),到区级民政部门均设有信息员,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作用,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发现情况即可立即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救助。屯溪区民政局副局长唐慧芳告诉记者:“‘救急难’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这项措施的目标就是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生活救助与专项救助、物质救助与政策扶持、社会救助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社会救助和低保工作由简单的部门业务向宏观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变,由单纯的帮贫济困向基本生活救助和特殊困难专项救助相结合的转变,实现政府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联动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