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执行查控网络体系 近四万“老赖'被录入黑名单

16.12.2015  09:48

新安晚报 安徽网 ( www.ahwang.cn )讯 好不容易打赢了官司, 可钱却要不到, 法院判决成了一纸空文。不少案件申请人对 “老赖” 都很无奈。昨天,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信息称, 目前, 全省法院已有 3.9 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被录入 “老赖”名单库, 其中 3659 人因受到信用惩戒,主动清偿债务。

能否成功拿到赔偿款,是案件申请人最关心的事,也是法院执行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昨天,省高院执行局局长袁春表示,目前,他们已经运用网络查控、远程指挥、信用惩戒等信息化手段,来解决“老赖”拒不偿还债务的难题。

“蚌埠一个老赖,一直声称自己没钱,可只需要3秒钟,我们就能查清楚他名下的财产。”袁春表示,对“老赖”名下的土地房产、车辆、存款等情况,只需要3秒钟就能查明,随后就会展开网络冻结。比如说,对拒不露面的“老赖”,法院将冻结其名下车辆过户,并与交警部门联合执法,确定其方位,进行车辆扣押。

除了跟交警部门合作,袁春表示,法院与各家银行也形成了一个执行查控网络体系。全省法院通过这个系统查询到“老赖”存款金额共计4175亿元,房屋数量18.5万套、土地使用权数量1.2万宗、车辆7828辆。

老赖,除了禁止乘坐飞机、动车等“高消费”外,还将禁止开公司、任职企业高管。“法院与工商部门联动,禁止老赖在工商部门注册公司,也不能去企业当高管。”袁春介绍,目前,全省法院已有3.9万多名失信被执行人被录入“老赖”名单库,其中3659人因受到信用惩戒,已主动清偿债务或与申请人达成和解。

不过,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发现,还有很多“老赖”没有履行义务。对此,袁春解释,从去年的案件来看,无可供执行财产或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老赖”占比75%。

叶蕾 本报星级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 郭娟娟

□相关新闻

生活处处 “碰壁” 主动脱离 “老赖”

在亲朋好友面前丢尽面子、 买不到机票让生意伙伴看笑话、 银行终止贷款影响公司运作……新安晚报、 安徽网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了解获悉, 不少 “老赖” 正是因为在生活中遇到了各种“麻烦事”, 不得不主动偿还债务, 脱离 “老赖” 队伍。

情景一

主角: 李某

囧相: 亲友和邻居都知道了, 以后哪有脸见人?

“王法官, 您在单位吗?我今天要来交执行款。” 前不久, 正在外办案的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王法官, 突然接到被执行人李某的电话。李某着急地说, 希望尽快到法院缴纳执行款, 从 “老赖” 名单中消除。

原来, 储某与李某、 汪某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向法院申请执行。虽然赔偿款数额不大, 但被执行人李某一直拒不履行义务。

李某尴尬地解释, 他从亲友处得知自己名列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且这份名单被张贴在小区门口, 很多亲友、 邻居都知道他是一个 “老赖”。为了避免成为 “过街老鼠”, 李某匆忙从外地赶回芜湖, 积极缴纳了全部执行款。

情景二

主角: 黄某

囧相: 居然连机票都买不了, 生意伙伴怎么想?

马鞍山市博望区某工程机械公司与黄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 在案件执行过程中, 被执行人黄某与申请人订立了分期还款协议, 但协议订立后, 黄某却以种种理由拒不给付。

博望区法院将黄某列入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并予以公布。一次, 黄某与生意伙伴一同出差, 在购买机票时吃了 “闭门羹”, 只能换乘汽车。原来, 老赖不仅不能乘坐飞机、 动车, 连高档宾馆也不能入住。这让黄某在生意伙伴面前丢尽了面子, 也因此丢失了一些生意机会。很快, 黄某主动联系法院, 一次性将十万余元的执行款全部付清, 并请求及时消除其在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的记录。

情景三

主角: 蔡某某

囧相: 银行突然停止了贷款, 公司得损失多少?

宿松县的蔡某某, 因质押合同纠纷一案, 被法院判处支付安徽省一棉业有限责任公司仓储费用以及其他损失120多万元。立案执行后, 执行人员多次找到蔡某某要求其履行义务, 可蔡某某总是推脱, 分文不付。

随后, 经合议庭合议决定, 执行法院将蔡某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此时, 蔡某某在宿松县某银行一笔循环贷款已经进入审批阶段, 因其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银行停止了对其贷款的审核发放。

发现被停贷, 蔡某某一下子慌了神, 要是贷款批不下来, 公司的损失可就大了。随后, 蔡某某主动找到法院, 履行了义务。

叶蕾 新安晚报 安徽网星级记者 郭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