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边速递“——互联网思维圆了创业梦

31.03.2015  20:11

  随着网络经济越来越热,很多大学生纷纷投入其中,13级国际贸易专业的路源就是其中的一位。与很多激情澎湃的创业者相比,学习经济专业的路源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创业意识。“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商机”,路源从同学们的“懒习惯”中获得商机,通过微信平台,用“手边速递”把商品送到顾客手边。

一篇文章带她走上微信创业路

  “我从大一开始就想创业,但是直到今年寒假才真正决定开始做。”从大一到大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路源时刻关注学校东门外面的商业信息,“一有店铺出租或转让的信息,我都会特别注意。”但是由于资金有限,所以路源一直没有准确的创业计划。
  直到寒假的一天,路源在家无所事事地浏览网页,随手输入“创业”二字进行搜索,浏览到一篇文章,是对时下热门的“微信经济”进行前景预测,文章列举了很多商业实例,并且运用大量数据论证,说服力强。路源读完了这篇文章之后热血沸腾,当下就决定要挖掘微信这块宝矿。
  其实在此之前,路源是个“科技小白”,她很少使用微信。“我之前并不知道微信有这么大的市场,接触了之后才发现它的市场超乎我的想象。”有了明确的道路,路源开始仔细考虑自己的创业方案。从阿里巴巴的“淘点点”到线上美甲平台“河狸家”,路源接触得越多就越坚定自己的想法。她每想出一个点子就去搜索一下,结果发现已经有人在做了。“我之前一直不看好这种虚拟平台,没想到有这么大的利润。”这种创业的热情愈来愈强烈,“我在家都希望寒假快点过去,让我可以早点开学回校。

希望把“手边速递”送到其他高校

  “手边速递”这个名字是路源自己想出来的,她认为这个名字是对这一平台最好的概括。同学只要可以在微信上搜索上并关注它,就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订购商品。只要下了单,马上就会有人将东西送到顾客手中,无论你在学校的哪个角落,哪一层楼,甚至还能送到你的寝室、你的床位边。顾客可以在看到实物之后,通过网上支付的方式进行付款。
  因为资金有限,所以目前这个平台上只展出一些食品,如饮料、火腿肠、方便面等,在这一平台创立前,也曾做过很多的市场调查。路源把营业时间定在晚上,因为这是很多人饿了却懒得出去买零食的时间段,还把男生定为主要销售对象,“因为男生更喜欢‘宅’在寝室,女生则会考虑到减肥等原因,晚上买零食的不多。
  但路源表示如果这一平台做得成功,她将加入一些女生更为感兴趣的模块,将其多元化。“这种成功模式是可以复制的。”路源有更大的“野心”,未来,路源希望能研发“手边速递”的手机APP,吸纳更多的投资人加盟,将“手边速递”从安庆师范学院推广到其他高校。

把创业当成一种体验

  “创业”二字,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因为资金有限,所以花出去的每一笔钱都要精打细算,无论刮风下雨,路源都要去安庆市的光彩大市场进货,慢慢学习着和供货商讨价还价。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囤货问题,路源在进货时与安庆市区的超市进行协商,把可能卖不出去的商品折价卖给超市,这样一来,所担风险大大降低。
  虽然路源考虑得足够周到,但是内心却也有抑制不住的忐忑:“宣传信息发出去的第一天,我的心里还是挺紧张的,一整天都在看手机,很好奇同学们的反映。
  周晓东是路源的跆拳道教练,也是“手边速递”的投资人。在他看来,全新的O2O时代已经到来,路源是他的学员,他希望这次的创业经历能锻炼路源的投资理念及眼光,让她有更大的进步。
  路源的父母并不支持她创业,他们始终认为“学生就应该学习,创业不会有什么好出路”。
  但是路源却有自己的坚持:“我觉得读书重要,但是实践更重要,与死读知识相比,我更愿意去体验与运用知识。”(学生记者 夏莹 崔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