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注射麻醉药唤醒尘封三年毒瘾

19.07.2017  10:04
  事件回放▲▲▲
  “那一幕我直到现在仍记忆犹新!”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法医吴涛回忆道,“只注射了半支芬太尼,她就出现了明显的症状!
  吴涛在进入公安队伍之前,一直在蚌埠某医院担任麻醉师。记得那一年春天,他像往常一样参加一台剖宫产手术,医生为手术台上的女子在腰上推入阻断神经的麻药进行局部麻醉。手术顺利进行,当孩子被取出的一刻,大家都很开心。但是当医生剥离胎盘时,女子感到疼痛,于是医生为其注射了半支40毫克的芬太尼。没想到注射后,女子反应剧烈,出现抽搐,浑身难受等明显症状,并央求医生再给她注射一点刚才的药物,哪怕再额外加钱都可以。
  原来,该女子曾经吸过毒,经过家人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已成功戒毒3年,并且组建了家庭。没想到仅仅是注射了40毫克的芬太尼,竟然唤醒了她尘封3年的毒瘾记忆。医生见状,一边安抚她,一边迅速完成手术,可是该女子依然有很强的药物渴望。医生无奈停用了所有含有麻醉性的镇痛药,对她进行强制戒断。最终,通过家人的安抚、医生的帮助和她自己的努力,经过7天的忍痛煎熬,女子成瘾症状明显缓解,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事件分析▲▲▲
  截至目前,麻醉药品目录中收录的共有121种,常用的有可卡因、二氢埃托啡、芬太尼、美沙酮、阿片、吗啡、哌替啶、罂粟壳、可待因、瑞芬太尼等,芬太尼是其中的一种。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镇痛等作用,是医疗上不可缺少的药品;另一方面,不规范的连续使用又容易让人产生依赖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毒品,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据了解,一般初次尝试麻醉药品时,许多人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昏、全身无力、不能集中精力、视物不清、焦虑等难受感。几次用药后症状会消退,取而代之的欣快感显露,程度则因人而异,而这种欣快感就和毒品带来的快感一样。因此,事例中的女子一接触芬太尼,便刺激其神经中对同种快感的需求,表现出对维持这种感觉药物的渴望,这种渴望既不是快感也不是难受感,说明她不是第一次接触,而是一种药物或者毒品成瘾后的戒断表现。
  民警支招▲▲▲
  吴涛(蚌埠市公安局法医):
  一、遵循医嘱用药。病人或者用药者在服药,特别是镇痛类药物时,必须要遵循医生的医嘱,切不可擅自吃药或者擅自加大剂量,从而逐渐产生对药物的渴望和依赖,导致严重后果。
  二、不可滥用药物。长期滥用药物,必然会成为药物的依赖者,就会产生强迫性用药的情况,而将买药、吃药摆在生活的首要位置,就极易成为违法犯罪的导火索。
  三、及时撤药就诊。对于日常生活中滥用麻醉药物的患者,或者沉浸于药物快感中的人,应当及时向警方和医院寻求帮助,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早日恢复身心健康。
  (本报记者 钟仓健 通讯员 张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