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各动作 多项难点工作获突破

12.12.2014  14:22
      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召开中心组学习暨全省民政重点工作督查汇报会获悉,省民政厅牵头的6项16个市2014年民政重点工作有突破有建树。
      合肥市创新社会团体管理机制,成立全省首个市级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探索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评估,并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该市在全省率先出台《社会组织自动退出登记办法》。在全国首创政府购买街道养老服务岗位模式,每年岗位年均3.5万元。
      宿州市尽管经济欠发达,但在养老为老服务方面勒紧裤带,舍得投入。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0所,床位1500张。灵璧等三县各建成一所政府办示范性养老机构。城镇日间照料中心18个,幸福院260个。该市养老体系建设在市人大对政府评议中被评为满意等次,受到市民的好评。
      蚌埠市民政重点工作有亮点、有创新。社区建设把握重点,敢攻难点。出台《蚌埠市城市社区协管员管理暂行办法》,建立社区协管员统一使用待遇机制,激发社区人员工作热情,增强了社区活力。地处皖北的阜阳市,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较差。但在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和“救急难”工作发现机制上创先争优,及时印发《关于建立“救急难”工作发现机制实施意见》,健全发现机制组织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市政府印发《关于建立阜阳市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今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2489人次,使用救助资金753.41万元,受到民政部的通报表彰。
      滁州市探索以琅琊区主城区和天长市城关镇为代表的撤销街道、实行区(市)直管社区的体制改革,该市吸取铜陵、芜湖改革之长,但又不完全照搬照套,充分体现滁州特色,在撤销乡镇所在地推进“一委两村(居)建设”试点,实行“五统一分”即村党总支一领导、村居统一办公、机构村居统一设置、村务由村统一管理、村居力量统一调配;村居自治机构分开单设、村居自治事务各自分开,实行一门受理、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与南京一路相隔的马鞍山市,大力推进12349养老服务业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一健式”服务响应,打造“爱心时间银行”系统,为志愿服务提供“爱心时间”储蓄服务,并与保险机构合作,在全省先行先试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素有“中国米市”的芜湖市,经济与发达地区无恙,该市推行以“网格化”平台的新型城乡社区服务模式,投资3000万元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服务数据服务中心,还会同人社局印发《芜湖市事业单位聘用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暂行办法》和《芜湖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办法》,今年已安排70万元,用于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铜陵市市县两级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全部建立,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为县区增加基层民政人员55人;池州市被省列入区库山区农房保险试点地区,全市已有347472户农房参保,已赔付486户,赔款151.1万元;安庆市岳西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优抚对象就医报销“一站式”异地结算,有效解决优抚对象就医难问题。(中国社会报安徽记者站 苏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