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戏”传人朱允德:不能让技艺失传
界首市芦村镇小徐村现年63岁的朱允德,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界首扁担戏最后一位艺人。他7岁开始学艺,一唱就是50多年。近日,笔者采访了他。
界首扁担戏,又叫五指木偶戏,道具看起来简单:一个戏箱,重不过几十斤,一根扁担一挑就走。其实,小小戏箱,内装30多套角色各异、高约6厘米的小布人,生、旦、净、末、丑,一应俱全。
朱允德说,表演时他将小布人套于左手或右手拇指、食指或中指,人物多时,可满指全套。右手小指勾挂一锣锤,剧情需要时击打;口中含一铜篾哨,用于模拟剧中人物的唱腔说白。他说,表演扁担戏,关键是艺人的口技,因为戏的每一种声音都得由这个表演者做出来,用铜篾哨发音,模仿各类动物鸣叫和各类人物的唱腔,要吐字清晰、音色圆润。
现存于世的界首扁担戏,究其渊源,大约在清末同治年间,由利辛县阚疃艺人葛三传入界首,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
7岁随叔父学习扁担戏的朱允德是界首扁担戏第三代传承人。 16岁那年,他第一次离家出远门唱戏。此后几十年,他像父辈那样每天挑着几十斤重的挑子走上四五十里路四处流浪,3个月才能回家一趟。河南、山东、江苏、河北.....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唱腔。
在传承父辈演技的基础上,朱允德对扁担戏进行大胆创新,自制道具,雕刻木偶,用泥捏人。他自制的口哨,能吹出多种戏曲曲调,尤其擅长豫剧唱腔。他演唱的代表剧目有《武松打虎》《大闹天宫》《香莲告状》《猪八戒背媳妇》《捉特务》等。这些故事融入“扁担戏”轻便、灵活、诙谐的表演形式中,百姓们喜闻乐见,在河南、山东等地享誉一时。
上世纪80年代,界首扁担戏演出盛况空前,全村七成的人都会唱扁担戏。农闲季节,朱允德在村里常常支起扁担,“咿呀咿呀”地耍起来。幔布外,总有几个小男孩踮着脚,盯着一丈三尺高、不足一平方米大的小戏台,歪着脑袋听。朱允德和几位同行还奔走四方演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铜锣一敲,人们就会纷纷跑来观看。大家你出1角、我出5分,集体凑钱看他们表演扁担戏。朱允德说,当时一个农民一天的收入只有1.2至1.5元,而他每次演一场就有二三元钱,一天能演五六场,有十几元的进项。扁担戏一年春、秋、冬三季都能演,每人每年能赚上千把块钱,这在当时的农村,收入是非常高的。1989年,他应邀参加了界首市庆祝建国40周年大型文艺汇演,荣获优秀奖。
后来,随着电视机、电脑等各种家用电器进入农民家庭,影视节目丰富多彩,扁担戏演出市场渐渐萎缩,一条条扁担被束之高阁。朱允德的扁担也积满了厚厚的灰尘。
2000年,为挖掘和挽救扁担戏艺术,界首市政府投入1万余元,用于资料整理、影像制作和艺人生活补贴。朱允德重新走上了扁担戏演出舞台。
近几年来,朱允德先后在铜陵市和合肥市参加了安徽省首届和第四届民族文化艺术节。 2011年,界首扁担戏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允德被评为扁担戏“代表性传承人”。
目前,整个小徐村就只剩下他一副扁担在演出。朱允德的主业是务农,扁担戏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当地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几乎没人愿意传承扁担戏了。让朱允德欣慰的是,10多岁的孙子愿意跟随他学扁担戏。朱允德说:“我不想让扁担戏在我们这辈人手里失传。 ”(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