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摄影师董青记录镜头下的时代风云

01.04.2016  19:05

 

  ○董青拍摄的芜湖路,那时整条路上还只有省图书馆一栋显眼建筑

  ○抗日时在冀中打游击的董青

  ○朱老总在稻香楼和同志们打牌的场景被董青抓拍下来了

  董青,原名董玉福,1922年出生在河北霸县,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前往冀中军区第4期摄影训练队学习,从此成为一名红色摄影师。作为我国第一代战地记者。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他和广大指战员一起穿梭于枪林弹雨,手中相机就是武器,直击生死瞬间,拍下大量纪实新闻照片,如今这些照片都已成为宝贵史料,存入国家档案馆。记者有幸聆听过董先生讲述的峥嵘岁月,共同回忆往昔时光。很多精彩故事在他的讲述下犹如电影放映历历在目。

  敌人专门用射手来对付你

  “战地摄影工作必须亲临前线,有时候比战士还要危险。战士可以在战壕里,躲在军事掩体后面,但战地记者必须横穿火线。当时在战场上,敌人最关注三个目标,吹号的,照相的,还有特等射手,日本鬼子就专门用射手来对付你。我的同事,就是被子弹通过照相机射进了眼睛……”

  新中国成立后,董青先在部队系统工作,全国首个军教片《一个班的进攻》就出自他手。后转业到国家体委,领导是贺龙,工作重心转向文体摄影方面,甚至开始着手写关于“体育摄影”的书。这时候,组织一声令下,把他送到了合肥,支援内建的新阵地上。

  “到合肥,组织上给了我三个任务。第一,是中央宣传部交代的,帮助刚创刊的《安徽画报》提高质量。第二是应新华社的老领导与老战友要求,在安徽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成立新华社图片社。第三,摄影家协会的同志嘱咐到安徽来成立分会。”

  《安徽画报》作为向外宣传安徽的窗口,从最初的缺少经验,到后来在全国省级画报中屡拿奖项。安徽省新华社图片分社成立于1973年,摄影家协会安徽分会则到1979年才成立。“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比预期的时间都晚,但三个任务基本上都完成了。”谈到此,董老露出了欣慰之色。

  “我们心中有个原则,就是受党的教育,一切服从需要,组织叫去哪就去哪,不讲条件,不挑肥捡瘦。我来的时候,对合肥一无所知,这地方是啥样,不知道,该带什么?也没数。只听人传说‘卫生纸都买不到’。于是把锅碗瓢盆一应家什全带来了,从北京上火车,一办托运,行李超载了!托运费超出了两三百块钱,又回单位借钱,才把所有东西都运了过来。”

  那是1958年的寻常一天,董青和爱人王冰,带着岳母与六个孩子,还有严重超载的行李,出现在了合肥火车站。踏上这块“为皖之中”的土地,再也没有离开。

  连夜去给“一号”首长拍照

  国家领导人来到合肥,那时,董青往往是唯一被派往现场进行拍摄的工作人员。

  “毛主席来视察合肥的那次,我是连夜从家中被秘密接走的。文联党委书记找我有事,问去哪了,我老伴也不知道。书记说‘这个同志无组织无纪律嘛!’过了两天,我带着胶卷回来了,书记问:‘一号首长来了?’我说‘是’。‘一号’是主席的代号。他两次来合肥,都是我拍摄的。”

  “主席离开合肥时,从稻香楼出发,经三孝口,转长江路,去往火车站。合肥二十万市民夹道送别。主席站在车上向群众挥手致意,我和电影厂的一位同志就站在前面的那辆车子上,镜头往后对准主席拍摄。一路走一路拍,一直到火车站。”

  “1958年朱德老总来合肥两次,也住稻香楼,我抓拍到了他和同志们打牌的场景。刘少奇副主席从合肥去淮北,时间很仓促,我和新华社的一位记者,赶到火车站,见到车就跳上去,坐在一列火车晃动的尾巴上,人像摇煤球一样,一路摇到了淮北。再后来陈永贵也来了……领导跟我说:你的相机,就算晚上睡觉,都不能离身。”

  拍领导人和拍普通人有什么区别吗?听到我好奇的提问,董老哈哈笑起来:“没有。那时的领导人非常亲和。有些记者会跑过去要求合影,主席他们也不会拒绝,但我从来不提这个要求。”

  “保密工作做得很严。拍完国家领导人,胶卷是不能拿给外人冲洗的。我老伴也在画报工作,我拍的片子,都是她冲洗,这是组织上规定的。”

  原来董老的爱人王冰,也是一位在《安徽画报》工作的老摄影师。合肥老照片中许多妇女儿童题材,都是她当年拍摄的。安徽第一位女飞行员当时在三里街机场训练,也是王冰做的摄影报道。

  腰系绳索飞遍合肥上空

  “那时候合肥最高的建筑是合肥饭店与江淮旅社。记得从六安路往西的马路修好了。长江路很窄,城里到处都是低矮平房,还有茅草屋顶的房子。”

  “我喜欢骑自行车,一直骑到八十岁,不论刮风下雨。为什么呢?方便采访。我一来就把合肥市跑遍了,东郊最高的工厂烟囱都爬上去了,从上往下拍摄。感觉不过瘾,就向省委宣传部提出请求,说我们《安徽画报》想要拍拍合肥的老城区。一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合肥,二来,我发现合肥有很多的古迹,像包公祠、曹操点将台、张辽墓等等,我想,有这么多古建筑资源,合肥的未来一定大有发展。”

  省委宣传部非常重视和支持,立刻让三里街机场予以配合。“坐的是那种小飞机,把机舱打开,用绳子拴住腰,趴着往下拍摄。我能趴两个小时不挪窝,别人比不了。”董老带着点骄傲又有点调皮的神气回忆道。

  “我提出要求,希望驾驶飞机的同志里有爱好摄影的,拍摄的时候方便调角度,找方位。第一年我们航拍了北郊,还有大蜀山。1959年拍了长江路一带的大街小巷、生活小区。1964年去拍六安的淠史杭水利工程。都是我一个人去。到七十年代,本单位的、报社的同志也上来了,但他们不习惯,一上飞机就呕吐了。”

  “长江路修建工程真是壮观,前所未有的八车道,埋地下管道,机械铺柏油路,那场面今天想来都令人振奋。”“你看长江路上的梧桐树,1958、1959年的树围还只有拳头粗,后来越来越大,越来越高……”整个合肥从五十年代末开始,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大拆违、大建设,所有的变迁,都记录在董青的镜头里。这些珍贵的历史图片,都被董老捐给了省档案馆。2008年,董老还在省图书馆举办了五十年摄影作品回顾展。

  董老拍了上万张历史照片,很多都已经捐给了档案馆与图书馆等国家机构。在董老家,我只看到了剩下来的一小部分。翻阅着这些保存得非常完好的珍贵老照片,一个一个的故事从平面上立体起来,鲜活起来:明教寺的“屋上井”,在“文革”“破四旧”时被毁,后来就是根据董老的照片恢复的。董老照片里拍过白衣白帽黑裙的年轻“女交警”,在数十年后与董老重晤,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银发老人了……

  感谢为我们这个城市留住历史瞬间,留住时代风云的人们。

  人物简介

  董青,原名董玉福,河北省霸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在抗战时期成为一名战地摄影记者,先后在华北画报、冀中画报、解放军画报、“八一”电影制片厂、《新体育》、《中国体育报》等单位工作,并曾赴朝鲜前线采访。 1958年3月,董老被中宣部抽调支援安徽,成为安徽画报社最早的成员之一;1961年任安徽日报社摄影组长,1962年筹办省摄影家协会,组建了安徽省新闻图片社。 1956年作为最早的会员出席“中国摄影学会”成立大会。1960年前后被选为中国摄影学会理事、安徽文联委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董青采访拍摄了许多发生在安徽的重要新闻,其中包括流传广泛的毛主席视察安徽的图片,他也是最早航拍安徽和合肥的摄影家之一。近年来,董青多次和商报合作,为商报专题策划提供大量独家影像资料。2008年,商报和安徽省图书馆共同策划举办了《回眸老合肥》摄影展,展出董青的100多幅合肥历史照片。商报2009年的《航拍合肥》和2011年的《亲国亲城》大型策划,将他的“老合肥”和变迁中的“新合肥”进行对比,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病于2013年9月8日在合肥逝世,享年93岁。

  责编: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