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大放异彩

26.12.2014  15:36

              又到了每年数据大比拼的时刻,今年我校师生交上了一份令人目眩的好成绩。从校团委统计的最新数据来看:2014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学科和技能竞赛奖项215项,其中科技创新类176项,文体类35项,社会实践类4项。所获奖项中,国家级奖项65项,其中科技创新类47项,包括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今年的表现可谓“独领风骚”,一举摘得2014RoboCup公开赛(国际级)季军、2014年中国机器人大赛Robocup公开赛Robocup2D仿真机器人特等奖和“哈工大杯”第十六届全国机器人锦标赛暨“博思威龙杯”第五届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一等奖两项、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一等奖等数项国家级大奖。
      其中,获得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一等奖的“金点子”项目便是由计科系卓越IT工程师俱乐部物联网创新研究小组2013级学生曹应婷、程露露和张嫚嫚同学完成的。而获得特等奖的“MT2014”机器人足球队同样来自卓越IT工程师俱乐部。
      据了解,卓越IT工程师俱乐部是一个以学生“能力水平、专业类别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而成立的学术科技类社团,特别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除了Robocup机器人,ACM程序训练、RFID应用系统开发、IOS开发、嵌入式系统都是他们的研究方向,今年也都取得不俗成绩:RFID射频研究创新小组的洪世成、武璇、张岩岩三位同学设计的作品“智能超市”获得第八届iCAN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总决赛二等奖;单片机研究创新小组的刘传亮、马飞飞、杨智、叶园四位同学设计的作品“基于物联网的库房发料引导系统”获得三等奖。来自ACM算法小组汤宝文同学获得了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C/C++程序设计本科B组二等奖,刘思宇、夏中雨、王茹同学获得三等奖,储正阳、秦杰同学获得优秀奖,宋国明同学获得单片机本科组三等奖。体感研究开发项目组成员汤宝文、朱国太、许泽凡同学完成的作品《绿色出行美丽中国》获得影视类作品第10名,全国仅11幅作品获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已呈现出了蔚然成风、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艺术设计系王红丽同学的设计作品《Easy find》获得“2013年度红点概念奖”的荣耀。机械工程系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安徽赛区中派出的5个小组均取得优异成绩:汪武组的“多功能座椅——自习室座位管理系统”荣获一等奖,另外四组参赛队也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多功能发电椅”获得了二等奖,另有三组“妙笔”、“多功能课桌”、“多功能绘图仪”荣获三等奖。在第九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安徽赛区,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2支队伍获一等奖、5支队伍获二等奖,并有1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在“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数学与物理系选送的6支队伍包揽了4个安徽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外语系2011级英语专业郑雨轩同学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安徽赛区比赛中凭借出色表现,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安徽赛区特等奖”。       大赛是创新能力的“试金石”,耀眼的成绩单不仅是教与学的成果肯定,更反映出了我校师生参与各类学科和技能竞赛热情的空前高涨。究竟是什么让这股“科技热”“创新热”在大学校园里落地生根,遍地开花呢?随便走进一个“第二课堂”活动现场,点开一个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微博、微信,参加一场大学生科技节的竞赛,你便可以发现培育这青春热情与傲人成绩的土壤所在,那就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刻理解与生动实践。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校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早在2009年就出台了《合肥学院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分管理暂行办法》,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各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含有紧密围绕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6~10学分。这样以来,第二课堂学分制与“N+2”考试制度、九学期制、“TA”制度、课程模块化建设结合起来,根本上改变了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让课堂教学环节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走出课堂,让更多的大学生在实践中大展拳脚,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应用型人才。
      随着第二课堂参与率逐年提高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积极性的逐年高涨,学校还积极搭建平台,制定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出台了《合肥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实施办法》,设立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成立了合肥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或直接参加教师科研课题,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从事科研工作,从而鼓励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一系列政策的激励下,各系部的热情和潜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和发挥,相继打造了一批学生科技创新的教育、研究、实践和竞赛平台,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的“亮点”。如今活跃在各大赛场的校内学术科技类社团多达25个,各类竞赛成绩不断实现新突破,刷新新纪录,创造新辉煌。(宣传部 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