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教育 亟待走进千家万户

27.08.2014  07:11

  当意外伤害、紧急事故发生时,我们应该做什么?记者日前采访发现,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可能随时碰到的问题,却难倒了大部分市民——

   现场教学,手把手传授“急救秘笈”

  日前,在位于省城绩溪路的合肥市急救中心一楼的培训教室里,满满当当坐了几十位市民。他们正在参加免费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授课老师首先要求前来上课的市民填了一张“市民急救知识培训内容一览表”,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初步统计后,再决定上课的内容,进行手把手现场讲解。

  “本来是觉得有点新奇才来的,听了课以后感觉真是不虚此行。”前来听课的张先生今年刚参加工作,他告诉记者,“平时对急救知识和技能都了解很少,之前听说合肥开了这个班,刚好今天有半天轮休就来了。老师准备得很充分,有PPT,还有现场演示,告诉我们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应对,介绍了被异物卡住的处理、心肺复苏的做法等知识和技能,都很实用。 ”

  另一位正在听课的市民武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更关心有关幼儿的急救知识。她说:“以前孩子小的时候有过高热惊厥的经历,当时给吓傻了,不知道如何处置,万幸后来没事。这次听老师说了才知道正确做法。 ”武女士表示,一般人或多或少也会掌握一些急救知识,但是不够系统和全面,所以这样的专业培训十分必要。

  该公众急救培训学校7月2日正式对外开放。 “学校刚开设时知道的人不多,前几节课来的市民只有几个人,目前每节课都会有20多位市民来,社会知晓度也在不断提高。 ”合肥市急救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介绍,公众急救培训学校的老师都是合肥市急救中心的一线医生,目前固定轮流排班讲课的共有8位医生,每周开课3次,内容主要包括常见意外伤害、常见急症的处理、急救技能、逃生避险知识、健康教育5个方面40余种培训内容。

   现状堪忧,九成市民不懂急救技能

  尽管一些市民开始走进培训学校接受急救知识的培训,但毕竟只是少部分。根据合肥市急救中心的初步统计,目前,合肥市民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很低,九成市民不掌握急救技能。

  来自合肥市急救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120调度指挥中心共急救出诊68480车次,抢救患者69806人次,其中车祸、气管异物梗阻、高空坠落等意外伤害占比超过50%。 1月至7月,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共466人次,但是,急救车到达前有人在第一现场对患者实施抢救的只有18例。

  “一些突发危重病人正是因此延误了最佳救援时间。 ”合肥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抢救危重病人是医生的事,遇到紧急情况打了120后,也不知道该怎么正确描述病人的情况,更不知道该怎么做好医生到达前的急救措施。例如,如果病人呼吸心跳骤停,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很高比例的病人可以存活;但如果超过10分钟以上再处理,就很难再有效果了。

  缺乏急救知识,不仅会延误最佳救援时期,还可能会因为急救不正确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这位负责人举例说:“我曾多次接诊这样的极端病例,比如烫伤患者自己往伤口上涂抹碱水、牙膏,车祸患者被熟人扶起后导致脊髓损伤最终致死等。 ”他认为,现代救援应该是全民参与的社会大救援,多一个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就会多一点安全保障。

  市民急救知识的匮乏,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缺少系统的培训。据了解,我省主要是通过省红十字会、各地急救中心的专业急救人员来对普通居民进行系统培训,但由于系统性计划和制度难形成、难“落地”,往往会出现培训面小、普及性不够的状况。

   多方协力,完善全民急救教育

  “开展急救培训,普及救护知识,提高公民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突发事件引起的人员死亡,是利国利民,造福百姓的一项公益事业,也是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保护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今年初召开的省“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和专家都发出了相关呼吁。

  “目前我国急救教育仍处于零散的状态,尚未出台专门针对急救工作的全国性立法,应通过立法让急救知识成为公民的必修课。 ”省人大代表赵皖平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国家都有法律条文要求18岁以上公民必须学习急救知识,要求企业必须根据职工人数,配备持有急救员合格证的工作人员。根据调研,1996年至2013年,我省接受培训并取得应急救护合格证的累计只有61万人,不足总人口的1%。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为85%,法国为40%,新加坡为30%。

  “急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来自教育界的政协委员在提案中提出,课堂教学的方式最为有效,掌握的知识也更多,且教育成本低,我国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恰好能为这一策略提供保障。建议把急救教育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列入中小学必修培训课程。

  “我国公众急救培训服务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数十年来公众急救培训服务模式功效甚微,普遍存在急救培训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公众急救培训制度亟待创新。 ”来自省民盟的部分专家对此给出相应建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出台政策并搭建专门的急救员认证网络平台,专事认证工作,发放电子备案的“第一急救员合格证”。同时,公众急救培训服务作为健康服务业的一个重要范畴,可以探索设计一种以健康保险市场为依托、以建立实施“第一急救员认证制度”为核心,充分调动保险机构、社会公众和急救培训机构积极性的公众急救培训制度,培育公众急救培训市场,发展公众急救培训服务。(聂扬飞)

  ·链接·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市民急救知识普及率高达10%。美国在二十世纪70年代就产生了急救医学和专业急救培训,并向民众推广,到目前已逐步完善。美国每4个人中便有1人具备基础急救知识,新加坡每8个人中有1人接受过急救知识的培训,悉尼每20个人中有1人接受过急救知识的培训。国外市民在发生意外时马上拨通呼救电话,在救护车赶到之前实施心肺复苏等基础急救,可以为随后的抢救奠定成功基础。

  ●我国现在市民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率不足1%,大大限制了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上海浦东新区一项对12000名市民的调查显示,面临突发事件需要急救时,74%的人选择报警,18.4%的人大声呼救,96.3%的市民把救人的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市民对急救“黄金4分钟”的知晓率为11.6%,仅7.6%的市民懂得心肺复苏急救术。 (“黄金4分钟”是指在1分钟内实救,存活率是60%,如果4~6分钟后才急救,挽救生命的机会已降至20%)

安徽县域医共体年内全覆盖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消息,3月18日,华东六省一市专家齐聚阜南,召开安徽省县域医共体(阜南)现场研讨会。县、乡、村重织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三级网;县医院托管乡卫生院;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医疗机构由“治病挣钱”转向“防病省钱”等等,阜南县在县域医共体中摸索出的种种举措使得分级诊疗效果明显,2016年该县县外就诊人次与医改前相比下降了12.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