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扎紧扎牢地灾防治“安全网”

19.06.2014  18:08
         
       
        怀宁县地处大别山前缘浅山丘陵地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全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5处,其中岩溶塌陷7处、崩塌点22处、采空塌陷7处、滑坡24处、岸崩5处,列入省市县监控重点隐患点13处,直接受威胁群众236户1325人。
        为有效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怀宁县委、县政府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生命工程,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全面落实地灾防治责任,扎紧扎牢地灾防治“安全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覆盖县、乡、村的地灾防治群测群防体系,地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地灾“零伤亡”的目标,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称号。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层级责任机制。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县、乡、村层层签订地灾防治责任书,将地灾防治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并实行奖惩,从而构建起县政府统一领导、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乡镇、村各负其责的地灾防治工作机制,确保了地灾防治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点。
        ——加强宣传教育,健全群测群防体系。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25”全国土地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契机,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通过每年举办地质灾害监测员业务培训班、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疏散应急演练、及时更新和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等措施,增强广大群众安全逃生意识及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反应能力,提高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联动合作机制。针对地灾防治工作的动态性特点,该县在完善汛期地灾防范值班、灾情险情速报、应急预案等制度的同时,还建立健全了地灾防治巡查台账,严格实行地灾隐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对全县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做到“一点一预案”。与此同时,加强地灾防治预警预报综合平台建设,国土资源局与气象局联合,将全县相关人员通信号码纳入气象预警预报平台,使其在第一时间掌握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气象信息及雨量和灾情信息,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察看灾情,第一时间参与组织群众安全有序撤离,确保实现“少损失、零伤亡”的目标。
        ——坚持标本兼治,探索长效工作机制。把地灾防治与校安工程、美好乡村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结合起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治理资金投入机制。2013年,积极申报实施江镇镇余冲高岭滑坡、洪铺镇长安村汗马组滑坡等5个灾害点搬迁避让项目,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争取省补资金43万元。今年正在实施月山镇黄岭村岩溶塌陷灾害点项目治理工程,争取省补资金687万元;另外,今明两年还将对月山、黄墩和石镜5个地质灾害点进行治理,从而彻底解决隐患点群众的“心头大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怀宁县国土局 孙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