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各地组织志愿者造林植树 绿化添彩美丽乡村
10.12.2014 02:09
本文来源: 林业厅
新闻背景:近3年,贵州省林业投入115.15亿元,累计完成营造林1287.35万亩,明显改善城镇和乡村生态环境。
至2013年底,贵州全省森林面积1.27亿亩,森林覆盖率48%,“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建成。
贵州省规划到2017年,总投资19亿元,在贵州全省完成荒山造林绿化任务10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11月26日,沪昆高速公路边的关岭自治县岗乌镇纳磨村小白岩,来自贵州全省的代表挥锹培土栽下一棵棵树苗,为这片荒山秃岭披上绿装。
当日,贵州全省县乡村造林绿化现场推进会在关岭自治县召开,这标志着贵州省新一轮乡村绿化大幕徐徐拉开。
实施县乡村造林绿化工程,是贵州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住两条底线”指示的重大举措。
自10月下旬贵州全省实施县乡村造林绿化规划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召开以来,贵州省很多地方行动积极、形势可喜:安顺、铜仁、黔东南等市(州)召开了会议部署县乡村造林绿化工作;罗甸、普安、从江等县(市、区)抓项目落实、地块落实、设计落实、责任落实,为造林任务的完成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关岭、盘县、晴隆等县(市、区)冬季整地植苗已经开工;部分市、县级财政安排了造林资金,其中,毕节市明确三年投资3亿元用于县乡村造林绿化,西秀区今年出资1000万元用于沪昆高速公路沿线造林绿化,今后两年每年明确1000万元用于县乡村造林绿化。
但是,贵州林业厅厅长金小麒说,仍有一些地方组织松散、进展缓慢、情况不明、措施不力,有的仅限于安排设计等个别工作,土地、苗木、劳力尚未落实;有的只注重抓点,没有对整个面上造林如何抓出成效进行谋划;有的闭门造车,没有到实地深入了解情况等。
金小麒说,实施好县乡村造林绿化工程,各地首先要科学编制作业设计,明确实现目标的最佳路径、方法、措施,以此安排、规范、检查、指导造林工作。
这就要求作业设计编制人员实地调查,掌握现状条件,绝不能只以档案资料作为依据,脱离实际,胡编乱造;需要县级林业主管部门领导亲临现场督促指导,与业务技术人员共同商定重要的技术、管理措施;确保造林地块布局在宜林荒山、疏林地和无立木林地范围内;在坚持适地适树和生态优先原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体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结合;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采取森林植被恢复最适宜、最经济、最快捷的造林方式,比如在土壤较多的地方应安排人工造林,石山、半石山等土壤较少的地方宜安排封山育林或人促封山育林。
合理安排造林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年度任务。贵州省林业厅已下达三年县乡村造林任务及2014年工程项目的造林计划,各地正合理安排三年造林任务的时间节点,并把整地作为确保进度的关键,搞好林业项目招投标,确保造林施工不误时节。
贵州省林业厅还加强对松桃、镇宁、沿河、荔波、望谟、罗甸、紫云、册亨等重点县的督促指导,确保明年雨季结束前完成今冬明春造林任务。
质量是营造林工作的生命线。贵州省林业厅明确要求,各地需首先安排好整地施工,按设计标准检查验收后才能安排植苗,严禁整地和植苗同时进行。
大力推行营养袋苗造林,把苗木粗壮、根系、木质化、保鲜等情况都纳入苗木质量控制范围。
注重培训植苗工人掌握技术要领,预防火灾、防止人畜破坏。加强督查指导,确保造林成活率。
11月26日,贵州省林业厅代表省政府与各市、州及贵安新区管委会签订了《造林绿化责任状》,各地均表示不负重托,一定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打好造林绿化攻坚战。
贵州安顺——构筑秀美绿色“长城”
安顺市积蓄力量、克难攻坚,完成105万亩极难造林地造林绿化任务,为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黔中经济区、贵州生态旅游,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构筑秀美绿色“长城”。
近年来,通过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到2013年底,安顺市森林面积达594万亩,森林覆盖率42.78%,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石漠化面积有效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生态状况不断改善,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该市仍是全省石漠化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区域之一。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安顺市各级各部门、各县区按照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大会的要求,紧锣密鼓推进造林绿化工作。
西秀区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以乡镇为造林实施主体,加大营造林力度,加快县乡村造林绿化步伐,使现有宜林荒山和石漠化山地得到全面绿化;平坝、紫云、镇宁、普定、开发区、龙宫等地,县乡村造林绿化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
据安顺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从2015年至2020年,安顺市县区财政每年将安排不少于1亿元资金用于造林绿化,其中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各县区分别不少于1000万元。
另外,市级财政还每年整合安排1000万元,建立造林绿化奖励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造林绿化成绩突出的县(区)、乡(镇)、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给予表彰奖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投资造林绿化。
据悉,在贵州全省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新增的40万亩造林任务中,安顺市将退耕还林8万亩,在新一轮退耕还林中,将更加注重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不再限制经济林比例,兑现补助也不分生态林和经济林,补助年限均为5年,每亩补助1500元。
安顺市计划,2014年至2017年,绿化105万亩荒山和石漠化山地,森林覆盖率超过50%;到2020年,森林面积达到722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52%以上;实现宜林荒山全面绿化,重点区域陡坡耕地全部还林,城镇绿化档次不断提高,通道沿线及河流沿岸可绿化部分基本绿化,各种通道沿线乡村全部绿化,工业园区、矿区全面绿化;通过加强管护,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使全市生态体系功能更加完备,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贵州关岭——“见缝插针”造林绿化
在贵州全省加快造林绿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召开后,关岭自治县立即启动了关岭沪昆高速公路沿线造林绿化暨全县三年绿化攻坚战,动员480余名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乡镇党员干部、武警官兵挖坑、植树、填土、浇灌,在1.1万亩难造林山地上种下了120余万棵树苗,播撒树种3000余公斤。
关岭自治县是贵州省50个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县之一,是全市石漠化分布最广、程度最深、危害程度最严重和造林绿化难度最大的县。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43.8%,尚有可供造林绿化的荒山和陡坡耕地28万亩,任务还很艰巨。
但关岭县正视差距,迎难而上,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自2002年起,关岭先后投入民兵预备役人员3万余人次,植树造林20余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功探索出在极难造林地上植树造林的“关岭模式”。
关岭县在沪昆高速(关岭段)沿线,分别打造出了8个造林绿化示范点,采取不同模式、采用不同树种,结合各具特色的栽种管理模式,将沪昆高速(关岭段)沿线的乱石坡、荒草坡种上了树苗、播下了种子。
关岭县永宁镇康寨村围绕“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选择了绿化效果好的女贞、栾树、柏木与能采笋的本地金竹进行合理配置,既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又促进当地群众增收;新铺镇黄丰村,采用人工促进封山育林,恢复林草植被,增加森林覆盖率的措施,在充分利用原生树种作为母树自然下种、自我恢复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工造林辅助措施,用柏木苗、酸枣种子、车桑子种子、百花刺种子等,采取人工植苗与种子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达到迅速恢复植被的目的;沙营镇法那村,立地条件差,环境恶劣,林业部门采用“见缝插针”的方式,在土层较深厚的石槽、石缝中整地栽植本地乡土树种栾树、榕树等大苗,在土地层瘠薄地段栽植柏木营养袋小苗,在岩石大面积裸露、条件最恶劣的地块,选择在石缝中栽植金银花等药用藤本植物进行覆盖,采取乔、灌、藤结合,生态树种与经济树种合理配置,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岗乌镇磨石村,采取大苗上山造林与种子直播相结合的造林方式,种植榕树、栾树、无患子、百花刺、车桑子等树种。
这些示范点的打造在沪昆高速(关岭段)连成了一片,向行驶在沪昆高速公路上的人们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关岭将把造林绿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荒山、草坡优先用于造林绿化;25度以上陡坡耕地除基本农田外,全部纳入退耕还林范围;现有公路沿线,河流、水库周围未利用地段,全部规划为绿化用地。
今年起,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林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投向县乡村造林绿化,截至目前,共争取各级造林绿化资金260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县乡村造林绿化资金近1000万元。
以贵州省林科院为造林绿化技术依托单位,合理选择造林树种,采取面、带、片、点相互结合,乔、灌、藤合理配置,植苗与种子直播相结合,确立科学的造林模式。
推行定点采种、订单育苗、定向供应,鼓励和支持各乡镇就地育苗、就地造林,提高造林成效。
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28万亩荒山和陡坡耕地造林绿化,确保到201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贵州松桃——栽得下 管得好 保得住
今年,松桃自治县乡村造林绿化任务为7.77万亩,共涉及22个乡镇115个村,为了能顺利完成这一目标任务,松桃多措并举吹响了今冬明春造林绿化结集号。
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工作责任。松桃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县乡村造林绿化动员会,详细安排和部署造林绿化工作。同时县政府主要领导与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分别签订了《县乡村造林绿化责任状》,建立了县政府负总责,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各负其责的责任机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山头地块,落实到具体负责人。
注重统筹规划,确保造林工作全面推进。松桃县编制了《松桃苗族自治县县乡村造林绿化规划(2014—2017年)》方案,将造林绿化工作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连片集中扶贫开发、生态移民等工作相衔接,依托林业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以公路、铁路沿线、主要河流沿线、县乡村可绿化空闲地、水库四周以及生态移民迁出地等可视范围造林绿化为重点,加快重点乡村一体化建设,突出生态修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推进造林绿化。
创新造林机制,确保造林效果快速见效。松桃县以林业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推行造林补贴模式,全面实行“包苗木、包栽、包活、包管、包成林”的五包制度,一包三年,确保成活率达90%以上,合格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
同时,经专业技术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管护、谁受益”原则,造林资金按“622”比例分三年兑现给实施主体,确保栽得下、管得好、保得住,提高造林绿化质量。
严格督查管理,确保高质量完成造林任务。松桃县制定了《县乡村造林绿化工作检查验收和考评办法》,按照统一安排、统一标准、统一考核的原则,由县直有关部门抽人员组成工作组开展检查验收。
同时,推行“以奖代补、先造后补、谁造补谁”的政策,积极引导企业、专业队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参与造林,确保造林绿化质量全面提高。
松桃县还充分利用短信平台、门户网站、标语、电视等媒介,多形式宣传造林绿化,进一步提高群众造林绿化意识,提高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绿化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县乡村造林绿化工程顺利实施,掀起绿化造林新高潮。
【记者手记】
造林与增收挂钩 美丽与富裕同步
乘车从沪昆高速经关岭自治县时,记者发现公路两边的山岭光秃秃的。当地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关岭县在造林绿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有的地方每年都在植树造林,但连年造林不见林,山头还是没有绿起来。
连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关岭。记者调查发现,导致连年造林不见林现象有多种原因,比如重栽轻管;立地条件太差幼树不易成活;当地群众缺乏爱林护林意识,每年冬天放火烧山只是为了长出新草利于放牧……
对于重栽轻管、不易成活,林业部门可以建立相应机制加强管理。贵州省县乡村造林绿化现场推进会就要求各地要选择适生的本地树种,尽量栽种大苗,采用容器育苗等,加强督促检查和后期管护,实行包栽、包管、包活等制度,保证树苗成活率。
只要各地能做到上述要求,栽一片,成活一片,并不难。
但对于农民放火烧山便于放牧的举动,我们则不能只怨农民缺乏长远眼光,因为他们是为了生存和增收的需要。
一味要求贫困山区群众爱林护林绿化家园,犹如要求吃不饱的人注重穿着打扮一样,不切实际。
所以,现场会要求各地在加快乡村绿化进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把县乡村造林绿化工程与助农增收结合起来,发展经济林等绿色产业助农增收;鼓励当地农民承担造林绿化工程,增加务工收入,摆脱农民增收对传统畜牧业的依赖。(记者 朱邪)
本文来源: 林业厅
10.12.2014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