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中国第一戏之母

26.09.2016  14:05

   中安在线讯 据黄山新闻网报道,京剧是中国艺术国粹,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号称中国第一戏。而诞生于徽州的徽剧,则是“中国第一戏之母”。

  徽剧剧照(编辑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徽剧之所以具有“中国第一戏之母”的历史地位,不仅在于它诞生和繁荣于徽州,还在于它在中国戏剧艺术史上曾占据了一个时代的高峰。《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载记:“徽剧,形成于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今歙县、贵池、当涂)一带。它是多方吸收明末清初流行的优秀戏曲艺术,逐渐丰富起来的。不仅京剧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也都与它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新戏曲》1950年创刊号也说:“徽班戏起源于徽州,为京剧最早的前身……

  徽剧的发展演变历程是漫长的。早在西周时期,徽州土著居民就有了戏曲活动。晋元帝第四子司马晞被放逐到徽州,常办宴会,令艺伎吟唱当地土著歌舞。梁唐时,歙县街源的南源古寺、会胜寺、南源庙祭祀活动中,就已上演着《目连救母》《梁武帝记》等戏曲。

  宋元时期,乐舞曲艺、南戏杂剧在徽州百姓中开始流行。盛行的寺祠庙会活动及地方官吏祭祀太岁、行傩驱邪、求雨祈福等民俗风情,催生着徽州戏剧的快速发展。宋元南戏杂剧编剧苏万六,是徽州至今发现的编剧第一人。明正统年间,歙县街源毕尚忠,弱冠之年,编有《红笺记》《七国志》在“梨园子弟广为传之”。韶坑的徐文昭,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所编的《风月锦囊》卷一中,有“尼姑、和尚下山”两剧故事。明万历年间,祁门县渚口乡的郑之珍,对民间流传的目连戏加以整理,终成《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三册于万历十一年(1583)刊行于世。徽戏风行东南,诸多剧种进行移植上演。歙县璜田康熙四十九年(1711)建的戏台上,至今还留着历代徽班弟子演出的痕迹。

  “徽州腔”产生、流行于明嘉靖年间。汤显祖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王骥德的《曲律·论腔调》均有记载。徽州也曾刊行标有“徽调”“徽班”戏曲存本传世。“徽州腔”吸纳了昆调,使腔调更加柔软平稳。“四平腔”“徽昆”“昆弋腔”传到安庆石牌等地,与秦腔相会,产生了新调“吹腔”“拔子”。徽州艺人在“拔子”基础上,创造了“二黄腔”,随后演变成二黄平板(老二黄)、正二黄、反二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徽剧声腔。徽州艺人不断完善自身,将远古的傩戏假面具变成了徽戏中的脸谱,将目连戏中的武功杂耍融入徽戏表演程式,加上打击吹奏娱乐器的伴奏,并根据剧情人物需要穿戴华丽的戏服、盔头来演绎故事,使中国戏剧舞台上诞生出一朵奇葩——徽剧。

[1]  [2]   下一页   尾页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朱祝新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