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德慧心理教育举行《催眠治疗技术》公益讲堂

29.07.2014  14:05

  为提高心理咨询的实务技能,揭开开发潜能的途经和催眠神秘的面纱,国际催眠治疗师吴小明与7月27日在安徽德慧心理教育举行《催眠治疗技术》公益讲堂,来自亳州市三县一区近50名心理咨询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多年来,催眠总是被披上神秘的面纱,长时期被过度渲染,其实它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那么,催眠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它凭借什么控制人的状态,它真的像不少人所理解的那样“神乎其神”吗?国际催眠治疗师吴小明为您解读这一奥秘。

  催眠,实质上为心理暗示。催眠其实只是让被催眠者坐在一个便于放松的椅子上,通过对其视觉、听觉或触觉的持续而单调的刺激,使其精力高度集中,引入意识的极度专注状态。这种状态介于睡眠与清醒之间,大脑皮层处于不完全抑制状态。认知批判能力降低,抵御机制减弱,表现得六神无主、被动顺从。患者的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可随心理医生的暗示或指令转换。此时,心理医生可对患者运用心理分析、解释、疏导或采取模拟、想象、年龄回缩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一般来说,受暗示性比较强的人才更加容易被催眠。

  目前催眠在医学上运用很广,包括失眠、抑郁、焦虑及相关症状的改善;某些心身症的治疗,十二指肠或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某些不良习惯的改变如网瘾、吸烟;疼痛的控制,如生产、外科手术麻醉及牙科治疗过程的止痛等。(王本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