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七旬老翁收藏日本侵华画报 揭秘小郭庄惨案

01.06.2015  12:27

徐州被日军占领以后,当地百姓开始生活在水 深 火 热 之中。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在徐州寻访战争遗迹时,在一位老人手中,看到了40多张老报纸和多份日本画报。翻开这些资料,日军侵华恶行一幕幕浮现在记者眼前。

一位埋首历史的老人

老人叫李世明,今年73岁,是徐州市史志学会副会长,多年来致力于对抗战历史的实地研究和资料收集。在李世明那狭小的工作室中,有序地摆放着各种地方志书籍和材料,就连阳台都成了“书海”。记者了解到,从1962年起,李世明就投入到教育事业,2002年退休后,他一头扎入对地方史的研究,徐州抗战史是他研究的重要部分。

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抗战亲历者做口述记录、并进行考证;着力寻找流落在民间的战争资料……为省下更多的研究费用,李世明对自己特抠门,有时一顿饭只花2元钱,“作为文史研究者,对历史进行整理、挖掘并公布于世,这是我的责任。徐州是抗战时期的重灾区,把材料记载和反映的史实传播出去,这才是物尽其用。”

一件不为人知的惨案

2009年,李世明发现了一段此前从未被记载的惨案,小郭庄惨案。“当时我正为黄山垄村写村志,在这过程中听人提起‘小郭庄’,但为何后来小郭庄没了呢?”李世明说,他为此展开了调查,寻访数名幸存者或见证者,最终还原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当年的小郭庄位于徐州东郊。据李世明结合史料后分析推测,惨案时间应该发生在1938年5月20日,而就在前一天,5月19日,徐州沦陷。

在小郭庄西边不远处,有一条军事专用铁路线,国民党军队放弃徐州撤退后,丢弃不少军用物资,祸端由此而起。“日本占领徐州后,对铁路沿线清理扫荡,在小郭庄发现了散落的军用物资等,就认为有国军藏匿。”据李世明考证,日军以“办良民证”为借口,将村里百姓驱逐进碉堡,随后关门在外点火将人全部烧死, “当时小郭庄不少百姓出去躲避战乱了,等他们回来发现村子里没人,过了一个多月看到碉堡苍蝇成群,才发现里面死去的亲人。一共死了63个人。”

“这都是对日本侵略军罪证的有力指控。”李世明告诉记者,当年的惨案所在地,现在已没有原先的模样,附近还建设了居民小区。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在附近立起一块小郭庄惨案石碑,以告慰逝者。

一摞记录罪行的画报

说起当年的徐州会战,李世明拿出了数份日本画报。记者翻开这些画报,发现里面有不少日军的罪行——日军驾驶着坦克,周围不少建筑物都已损坏;为阻止中国军队撤退,日军爆破陇海线大桥……记者还注意到,一张图片上,几个日军头目趾高气扬地骑着高头大马行走在徐州街道上,图片上标有“徐州入城式”五个字。“这是徐州沦陷后的场景。”李世明说。

“这都是日本国内发行的杂志,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许多报刊派出随军记者,这些展示战斗成果的画报,如今都成为侵华证据。”李世明还向记者展示了安徽蒙城被日军攻占时的图片:日军驾着坦克行进,蒙城城墙和门楼被炸得破败不堪。

据记者了解,中国军队决定从徐州撤退后,第48军第173师副师长周元奉命率团驻守蒙城,掩护主力部队撤退。1938年5月6日,周元抵达蒙城。守城部队与日军浴血奋战,5月9日,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蒙城失守,周元壮烈殉国。这场战斗迟滞了日军对徐州的包围,为主力部队转移赢得时间。

李世明告诉记者,这些画报是他从旧书摊或网上购得,“有次在旧书摊上看到一本画报,摊主开价1000元,我虽然觉得很贵,但还是筹钱买下了。能把这些画报留给现在的年轻人看,可是件大事。”

一种愈发紧迫的使命

除画报外,李世明还收集旧报纸。那些破损的报纸,让他如获至宝。报纸中的一些“新闻报道”展示出在徐州沦陷后的几年,日本侵略者对徐州地区进行了经济垄断、生产破坏和教育“奴化”。

有一张报纸是李世明从网上购得,其上有篇新闻报道,来自《新闻报》民国35年(1946年)11月19日第14版,上面记录了徐州战犯军事法庭对两大日本战犯执行枪决这一事件。一个是膳英雄,徐州日本宪兵队大佐队长,一个是中屋义春,曾做过日本宪兵队里的中尉战务科长,“他们在徐州不知作了多少恶,杀了多少人。”报道称,刑场四周观众成千上万,这两人先后被击13枪,无一观众不拍掌称快。

岁月匆匆,70多年过去,如今在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越来越少,不少年轻人对侵华历史不甚了解,这让白发苍苍的李世明有了紧迫感,“我年龄大了,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但对于抗战历史研究,我还会尽力去做,尽责去做,尽良知去做。” 本报记者 钟虹 王翠/文 项春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