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高考招生诈骗花样多

03.08.2016  23:07
     一年一度的高考招生工作正在进行,这也是招生诈骗案件活跃期,此类案件极易给考生家庭造成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社会危害性极大。为此,警方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
  花钱上好学校。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向考生或家长发送“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的虚假信息。警方提示: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收到的手机信息和网络消息,应多查证和咨询国家公布的正规报考咨询点或网站。
  谎称有“内部指标”。行骗人谎称自己是高校招生人员或自己有“特殊关系”,明示或暗示可以帮考生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索取指标费。警方提示: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已公布,不可能像骗子所说的,只要花钱就能搞到招生指标,所谓的“内部指标”都是骗局。对待此类机构或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保留证据、及时报警。
  混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等之间的区别,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部分办学机构打着学历教育的幌子,实际招收非学历教育学员,甚至一些中学教师也参与此类生源组织活动。警方提示:这些录取通知书不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也不会通过教育部门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更拿不到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
  以军校招地方生名义行骗。一些骗子冒充军校招生人员,号称有地方指标或“特招指标”、可以成为部队干部等谎言,欺骗考生和家长;有的甚至伪造军校印章、部队证件或虚构军校实施诈骗。警方提示:从2008年起,未经批准,军队院校不得开办学历教育专业或按学历教育的学制、规格招收任何形式的地方委培生。军校与其他高校一样,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会收取考生和家长的任何费用。
  利用查询录取信息时间差行骗。这类骗子熟知高考录取查询系统,通过查询功能了解录取情况,提前向考生提供录取信息,把正常投档录取说成是自己找关系和朋友花钱疏通关系录取,以此向家长索取钱财。
  警方提示:如考生及家长遭遇骗局,可以写信,署上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教育等相关部门会尽快调查处理并给予答复。另外,考生和家长还可以直接向学校及其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反映问题。(柏立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