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归属感,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安新家
有了一技之长,心里才算踏实,才能在城里立足
——政府和企业要通过构建终身培训体系,来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望江县源潭镇光辉村的李奕松,已过而立之年。因为文化程度不高,一直以来只得到处打零工。“这几年,安庆市做工程的人很多,我也动了心,决定到培训学校学习挖掘机驾驶。”李奕松说。培训结束后他买了台挖掘机,然后跟着亲戚在安庆做工程,虽然很辛苦,但收入还不错。“挖掘机是我养家糊口的工具,而能让这个大家伙赚钱的,是我的技能。”李奕松自豪地说。
“要通过构建终身培训体系,来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省人社厅就业处相关负责人分析,“这就要求,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同时,还要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大力开展以在岗农民工为主的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
“通过每年的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我们发现,流失率最大的是那些所需技能低、待遇不高的岗位。”合肥市经开区人事劳动局人力资源处处长徐光甫告诉记者,“为了能让农民工在城里留得住、过得好,我们为园区内重点企业开展新员工岗前企业文化、技术、技能等方面培训,提升员工的适应性和整体素质,对促进员工稳定性起到积极作用。”
“截至2月底,2015年春风行动中,全省共向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各类群体免费发放宣传资料255万多张(份),组织专场招聘会674场,为94万人次提供免费服务,本地企业吸纳15万多名农村劳动者就业,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19.5万多人。”省劳动就业服务局就业服务处处长陶海燕说。
有了住房,一家人可以团聚,才算在城里安家
——我省大力推进公租房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居住对象包括农民工的标准化宿舍
今年春节,合肥联亚制衣的技术骨干崔文过得特别舒畅:“过完春节,我就把老婆孩子都接来合肥。”崔文在上海一家服装厂工作了好几年,老婆孩子一直在湖北老家。“现在我换到合肥工作,干的也是老本行。这里的工作适合我,离老家更近,工资也不比上海低。公司为我提供了公寓房,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可以团聚了。这学期孩子也转到合肥上学。”
由于解决不了住房问题,很多外出打工者与家人两地分居,造成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多种社会问题。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公租房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居住对象包括农民工的标准化宿舍,确保公租房、廉租房建设用地;铜陵、淮北、芜湖等地还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合肥市天门湖公租房一共有1360套房,2013年7月交付使用,我们将房子租给经开区内的企业,给员工提供住所。”天门湖公租房运营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徐女士告诉记者,公租房分宿舍和公寓两种,分别服务单身员工和职工家庭。公租房周边的商业配套十分齐全,有餐饮、超市等设施,离厂区较近,不少务工者可以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上班,交通也方便。
据了解,天门湖公租房中的288套公寓房,2013年7月对外出租后,半年内就全部租完。“正在兴建的联宝公寓二期工程一共有4栋楼,可能将拿出一栋楼供职工家庭居住,满足农民工家庭团聚的渴望。”徐女士说。
教育是头等大事,让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务工者才能安心扎根
——推进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零障碍工作,保障他们与城市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
殷岳倩中专毕业后,在上海的电子企业里工作了10年。殷岳倩告诉记者,从上海跳槽到合肥,孩子上学是至关重要的推动因素。如果让孩子继续在上海上小学,“小升初”将非常麻烦,孩子很可能上不了上海的初中,得回老公的老家——安庆农村读书。
“我老公一直想回安徽工作。去年7月,得知合肥有合适的工作机会,我们立刻就过来了。”殷岳倩说,孩子在上海读完了小学一年级。到合肥办理转学手续时,流程简单得让她吃惊:“我们向公司递交了孩子的入学材料,然后孩子参加了方兴小学的入学面试,就被告知可以上学了。”
近年来,我省各地积极推进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零障碍工作,畅通入学渠道,降低就学门槛,杜绝乱收费,保障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市民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的政策。
随着返乡就业的农民工不断增加,有入学要求的随迁农民工子女越来越多,对城市教育资源也提出了考验。两年来,合肥市经开区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每年以10%至20%的增幅增加,目前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比例已占到区内中小学学生总数的37%左右。“学校接纳生源容量有限,办学规模有待扩大。”合肥市经开区社会发展局教体处处长卢钟毓说,“我们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新建、扩建一批中小学,以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都能就近入学。”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田婷 夏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