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首次强调"积极引导和妥善应对网络舆情"

22.02.2016  07:38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2月22日讯(记者:闫少卫)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第30页,一段短短的文字却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积极引导和妥善应对网络舆情”,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这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是没有的。安徽台记者昨天采访了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宏光,请他分析“网络舆情”首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蕴含的深意。

  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传播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和快捷,QQ、微博、微信、社交网站……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成为突发事件的“报道者”、网络舆论的“扩散源”。陈宏光说,一起网络舆情事件,一旦处理不当,其负面影响会从线上蔓延至线下,演变成公共事件。

  陈宏光:“网络表达更加快捷便捷,短时间的密集性和集中性比较强,聚集到一定程度,容易成为一个导火索或者诱发点,导致一些其它社会现象的发生。对于这种比较快的传播舆论方式,应该充分重视起来”。

  陈宏光认为,我省首次把“积极引导和妥善应对网络舆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反映了我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一些新的思路。

   陈宏光:“网络舆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表达,应该说是与时俱进。把舆情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这必将使安徽在处理各方面政务事务,处理民生问题时多一道新途径,也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的修补”。

  陈宏光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里关于网络舆情的内容虽然不长,但却非常精辟,那就是要用“权威信息”这根“缰绳”去牵住舆情发布的“牛鼻子”,让“网络舆情”成为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他说:“关注网络舆情,实际上也就是在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发展的一些动向,把解决步骤、方式、内容、真相第一时间向公众告知,大家知道真相后,我相信大家会富有理性的来对此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