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善于观察 用心做事——访我校高层次引进人才、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陈平

10.06.2015  18:46
 

三年来,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陈平在非贵金属燃料电池阴极催化材料等方面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国际材料领域顶尖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其中一区论文5篇,影响因子10.0以上论文3篇。1篇论文入选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Highly Cited Paper(高被引论文)和ISI Hot paper(热点论文),目前已经被引用106次。



我校高层次引进人才、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陈平

 

据陈平介绍,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来源于自己对大自然的用心观察。他说:“我喜欢在空闲时间在校园里散步。七月的校园里香蒲生长正旺盛,我出于好奇它的功用,就把它带回实验室进行观察实验,实验很辛苦,时常加班熬夜,只为取得最佳实验效果。”之后,陈平利用香蒲绒纤维具有的微观超结构,制备到由氮元素掺杂的多孔纳米结构碳材料。碱性环境中该材料显示与商业铂碳(20%)几乎相同的催化性能和优越于商业铂碳的稳定性和抗甲醇性能,该成果为开发新一代的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提供了崭新思路。

目前应用的铂系电催化剂原材料稀少而昂贵,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因此,寻找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非铂催化材料已经成为燃料电池科技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陈平基于对燃料电池阴极反应的深刻认识,经过近三年的刻苦攻关,设计制备出多种新型的氮掺杂复合纳米碳催化材料,终于在燃料电池领域传出捷报。

谈起这些成果,陈平说:“我目前主攻一个方向,那就是燃料电池阴极催化材料,该领域是国际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现在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因此对每一位从事这项工作的科研人员来说都是十分有挑战性的,它不仅需要睿智的设计,更需要无数次的实验探索。”

采访中,陈平特别感谢安徽大学和化学化工学院对他在经费配套和平台搭建方面给予的支持。他说:“学校给我划拨了科研经费,我购买了仪器,这些仪器在实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的研究生平台和学校分析测试中心为我测试提供了很大帮助。”

陈平还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授理论课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他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他说:“对于本科生,我主要是在诠释理念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这个学科的兴趣,而对于研究生我教他们怎样在科研中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这让他们觉得很实用,并且会在以后的科研中运用。”对于实验课,陈平会事先把实验做好,得出数据来与学生得出的数据作对比,分析指出误差与不足,便于学生改进。在学生操作之前,陈平也会和学生讨论好设计方案,形成明确的思路,让学生有的放矢,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通过这些努力,学生得到了成长。在他的指导下,除了研究生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发表论文之外,本科生也能作为主要作者在顶级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发表论文。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任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