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笙歌给党听——安徽各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喜迎党的十九大

12.10.2017  02:24

秋风送爽,稻谷飘香。在黄金佳节前后,安徽各地群众文化活动格外活跃,热在基层,热在社区,热在乡镇,喜迎党的十九大,讴歌祖国新面貌、人民好生活。

一、 处处笙歌给党听

五年来,人们切身体验到祖国繁荣、生活幸福,在党的十九大前夕,由衷地通过文艺活动表达心声,形成了全省范围群众文化活动热潮。

省城合肥,9月14日,瑶海区举办的“讴歌大湖名城新成就、喜迎党的十九大”系列文化活动在银屏街枫叶广场开场了,其中“社区大舞台”文艺专场演出在各个社区巡演,尤其受到老百姓欢迎。在马岗社区,一位老大爷刚入住新房,又在家门口看了演出,捋着胡须笑着说:“搬新居,看新戏,美好生活没得比。” 这是广袤的江淮大地上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生动写照。

在皖南,黄山脚下的歙县,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隆重开幕。连日来,该县开展农民书画展、徽州古城摄影大赛、古城帐篷节等系列文化活动,组织了五个乡镇分会场,活动时间从10月中旬延续到11月底,地域上覆盖全县,全面展现歙县广大市民喜迎十九大、共享全县文化建设成果的喜悦心情。

在皖中, 大包干发源地滁州,借助第六届中国农民歌会的余庆,特意将“出彩滁州人”演出季总决赛安排在党的十九大前夕,并将比赛由滁州市延伸到所属来安、全椒、定远、明光等各县市共同举办。共有60多个团队精彩献艺,18万人次群众网上投票评比,数万名网友线上点赞。参与人数多,规模大,影响广,为该地历年来群众文化活动热闹之最。

在皖北,亳州市谯城区组织了百场戏曲进社区活动,从9月份开始,在基层社区巡演两个月。“考虑到社区居民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了演员轻骑兵、小分队深入到社区巡演。”谯城区梆剧团团长刘传师说。“这次活动我们紧紧围绕文化强区目标,大力推介我区优秀文化产品,讴歌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谯城区文化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董德华说。

二、曲曲赞歌是心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各地和全国一样砥砺奋进,人们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在文艺节目中表达对党的政策的点赞与唱和。

“讴歌黟县新成就 喜迎党的十九大”2017进贫困村巡演活动8月下旬在碧阳镇丰梧村启动,国庆中秋期间逐步展开。活动节目单上,有大合唱《我们的中国梦》、音乐快板《喜迎党的十九大》、三句半《十三五规划谱新篇》等鼓舞人心的内容。尤其突出扶贫攻坚主题,如《扶贫民谣唱山村》《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带头人,热血写忠诚》《懒汉脱贫》等作品,用身边的楷模鼓舞人心,用美好的前景催人奋进,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信心。

9月16日,“我说这五年”铜陵市喜迎十九大诵读大赛复赛在铜陵市图书馆新馆举行。从400多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的60位热爱诵读的铜陵市民,登台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家乡砥砺奋进的五年。他们中,有在外游子写给家乡的“慰问长信”,用“眺望铜陵”的诗句倾诉绵绵乡思;有普通市民,通过自己的眼光,赞颂家乡五年来的巨大发展变化;更多的,是与这座城不可分离、共同生长的过来人,回溯自己与城市共同“拔节生长”的点点滴滴......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的铜陵人,同声朗诵大美祖国和大美家乡,把无数个人经历的“小确幸”演绎成为祖国大家庭收获的“大幸福”。铜陵市广播电视台通过网站、手机APP、微博和微信进行了视频直播,引起更为广大范围的共鸣。

三、人人都道欢乐情

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给人民带来新的希望,激发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真正主角,台下乐意看,台上热心演。

9月29日下午,由宿州市埇桥区举办“孝行天下”第三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暨首届腰鼓比赛在符离镇沈圩村火热上演,在舞台上欢乐舞动的都是市民和农民群众,来自全区各街道、乡镇的十一支腰鼓队、近300余人鼓舞跳跃,在比赛中忘我地挥洒豪情。

9月24日,太和县文化南区在胡总镇文化广场举行了全民阅读活动成果展演。旧县、肖口等七乡镇综合文化站选送的19个节目参加了展演。参演者都是业余文化骨干,有教师、学生、公务员、个体工商业者等。配乐诗朗诵《沁园春•雪》铿锵有力,手语舞《感恩老师》情景感人,《游子吟》将诗词、音乐、舞蹈、汉服结合在一起,别具一格;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少年中国说》则激情澎湃,气势如虹。诗诵读《长征》,可爱的孩子们身着红军服装,身心投入的深情诵读把观众带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太和文化南区负责人王立振介绍,该县探索用文化协作区工作机制,组织协调基层群众自编自演的文化热情,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这次在喜迎十九大文化活动中发挥了良好作用。

定远县界牌集镇于9月25日晚上在集镇中心广场举办了一场以“盛世中国、喜迎盛会”为主题的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演出。演出中,本镇各村、社区文艺骨干和舞蹈队纷纷登台献艺。扇子舞《欢聚一堂》,舞蹈《江南梦》、民乐合奏《绣金匾》、钱杆舞《张灯结彩》以及表演唱《老俩口学毛选》等,熟悉的节目,熟悉的演员,博得阵阵掌声。当晚虽然雨过天阴、蚊虫很多,但阻挡不住群众观看热情,观众多达千人。120多分钟表演结束后,群众还久久不肯离去,一位60多岁杨姓退休教师高兴说道:“文化站应多组织这样的文艺表演,丰富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这就是党的惠民民生工程。像我们老人退休了,有时在家真觉得挺孤独的,出来看看文艺表演,多喜庆啊!”

在各地城市社区和乡村文化中心,群众自发进行的文化活动更是不胜枚举。国庆后期天气刚转晴,华灯初上时,太和县最偏远的坟台镇群众文化广场上就热闹起来,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一群中老年妇女尽情跳舞。领舞的马红伟说:“镇里建起了村民文化广场,周围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还专门辟出一块舞蹈场地,文化站经常从县里聘请舞蹈老师前来培训。我们舞蹈队几年前只有由十来个人,现在增加到100多人了!前不久,舞蹈队挑选了十几名选手参加县里举办的广场舞大赛,还获得了三等奖呢。”灯光之下,马大姐红扑扑的脸笑得很开心。

江淮大地上,无数个马大姐、刘大哥欢乐起舞,期盼在共同的律动中迈步向更多的幸福。(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