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籍开国少将赵俊的长征故事:独行乞讨37天找到大部队

05.11.2016  16:09

据安徽商报消息 开国少将赵俊出生在原六安县杨堰冲一个佃农家庭,革命爆发后父母亲都成为苏维埃成员,长征后期,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与马家军搏杀,赵俊被打散,为了躲避马家军围捕找到大部队,他独自一人便衣乞讨37天终于找到了部队。

1932年,赵俊的母亲被反动派活埋,同年9月,赵俊随县保卫局11名同志一起报名参加了红军,被分配到红四军12师34团当通讯员。 1935年3月,部队进行整编,赵俊调到团部任作战参谋。同年5月开始长征。

从1936年10月到1937年3月,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几乎天天与马家军搏杀。两万一千八百余名指战员拼到最后所剩无几,只能向祁连山撤退。时任9军27师80团作战参谋兼特务营营长的赵俊,在梨园口战斗中与敌人展开激烈的阻击战,掩护西路军总部向祁连山撤退。从上午拼到下午,红9军一千多名指战员几乎全部拼光。赵俊在战场上腿部和脸部两次负伤,当他撤进山里时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仗打败了,但人不能败,不能在祁连山里等死。他决心突破山下马家军的封锁圈,朝着陕北党中央的方向走,去找红军。

为了安全,下山后赵俊换了便衣,夜里找老百姓讨点吃的,边乞讨边赶路,白天就躲在牧羊人的土洞或老乡的草垛里睡觉。就这样辗转37天,赵俊在镇原找到了援西军司令部。 1937年7月,赵俊奉命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平生第一次系统地接受了政治、军事、文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