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理性看·齐心办(三):数理学院学风建设不留“空窗期”

11.10.2014  18:04

  数理与信息工程自学院成立以来,探索推行“四段跟进式教育”, 实施“党政领导随堂听课、教学督导抽查、班主任检查、辅导员督察、学习委员自查、学生举报”相结合的“六位一体”学风督察机制,有效找准课堂顽疾(玩手机、打瞌睡、迟到早退及旷课)的“病根”,采取每周发放“旷课通报批评告知单”等措施,整治课堂顽疾取得了初步成效。

   开学1-2周,实施关爱学生真情教育。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开学初的1-2周内,重点关心关注考试不及格同学,及时给予他们关心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复习,迎接开学初的补考,争取在补考中取得好成绩。

  据该院介绍,数理学院有这样一位学生,因处理不好学生会工作及学习之间的矛盾,导致上学期4门课程挂科。学院领导针对这一现象,及时召开班主任辅导员座谈会,防止学生出现自我放弃和弃考的现象。经过调研,该院分析了该学生出现高挂科率的主要原因,然后采取及时有效的关爱教育,热情的关爱他,真诚地鼓励他,避免了一味说教和批评,还主动与他交朋友,在关心他学习困难的实际,也给予他社团锻炼的建议。

  经过几次的促膝长谈,该同学深刻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信任,自己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这名学生一次性通过4门课程的补考,重拾了信心。现在这位同学也正在用他自己的经历来帮助一些和他有类似处境的学生。

   4-6周,“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10月8日,数理学院举行了书记与“后进生”面对面座谈会,及时帮助“后进生”找“病根”, “对症下药”分析原因。该院表示,这一阶段“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或倒退,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反复,该院要求,班级考试两门以上不及格的学生,班主任要逐一谈心谈话,帮助其分析上学期考试不及格原因,深入了解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学习成绩、遵规守纪等方面情况,从中找出主要矛盾,帮助他们选准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对于三门以上科目不及格的极个别同学,班主任谈心谈话后,学院书记再面谈,并列为重点引导和督促对象,定期了解他们新学期的学习进展状况。

  通“反复抓,抓反复”这样一个过程,有效促使“后进生”在失败中崛起,不断鼓舞他们进行自我竞争、自我挑战,树立信心,取得实效。  

   6-15周,加强管理促学风教育。 数理学院介绍到,6-15周是一学期学习的关键阶段,“后进生”摆脱了期初补考的压力,期末考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思想上很容易自我放松。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强制-自觉-自动”的发展过程,尤其对仍然缺乏一定程度自律的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更加必要,必须经过他律后才能走向自律。

  数理学院坚持实施“党政领导随堂听课、教学督导抽查、班主任检查、辅导员督查、学习委员自查、学生举报”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学风督查机制。对督查中发现的旷课、上课玩手机的班级,当节课课间就通报其班主任,班主任课后就立急找到相关同学进行教育。这一措施实施以来,对上课坐后排、玩手机和睡觉的同学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坚持每周及时通报各班级上课考勤情况,给予旷课时数在6学时以上的学生通报批评处分。每周发放“旷课通报批评告知单”,旷课告知单一式三份,分别发放到班主任、班级和学生本人,班主任随时跟进督促旷课学生。据统计,开学6周来,数理学院已经发放告知单18份,通报批评7位同学。这些办法的实施,有效减少了旷课率。

   16-18周,加强考前教育,确保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 学期末阶段,数理学院针对个别学习自觉性差、自我约束能力弱的同学,督促其进教室、图书馆学习,辅导员班主任也要每天进入学生宿舍检查,杜绝了这些学生在宿舍打游戏、熬夜看电影和睡懒觉等现象。

  同时设定辅导员、班主任作为班级考风考纪第一责任人,要求班主任在考前要加强考风考纪教育,积极营造“诚信考试光荣”、“一人考试违纪,全班蒙羞”的荣辱观教育;考试过程中班主任负责所在班级督察任务,辅导员流动督察;同时学院制定“优良学风班集体”奖励办法,对于考试零挂科班级给予班费奖励,并在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的政策。跟进考风考纪宣传教育,努力确保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

  通过不懈努力,数理学院针对“后进生”个人特长和心态特点,多方位、多渠道地采取“对症下药”的措施,优良学风已初具雏形。我们知道,优良学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孤立的一件事,它和班风、院风、教风、机关工作作风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前进中的数理与信息工程将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继续推行“跟进式教育”理念,跟进学生思想,跟进学生活动,跟进学生管理,跟进学生服务,助推学院优良学风形成。

 

(责编:邓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