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节,让这个年过得很轻松

23.02.2016  14:08

        (本网讯)“我承诺:节日期间,坚决做到不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不违规使用公款相互走访、宴请,不违规使用公车,不违规发放津贴,干干净净过廉节。”面对着电视镜头,霍山县800多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依次在承诺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举手宣誓。这是猴年春节前,该县党员干部承诺过“廉节”的一个剪影。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春节是百节之首,春节期间往往是“四风”高发期。为了切实把住“廉关”,霍山县委、县政府结合正在开展的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专项行动,在设立廉政专户、开通举报电话和信箱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廉政承诺活动,提醒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守住“底线”,不踩“红线”,过一个风清气正的春节。

  “过去,每到年关,就得为送礼伤脑筋。怎么送?送什么?送哪些领导?这些问题都很令人头疼。礼轻了,担心领导看不上眼;礼重了,得花很多钱。遇到领导不在,还得一趟又一趟地跑,甚至要偷偷摸摸地蹲守。花时间花精力把礼送出去,既影响工作又耽误家庭。”在谈及过去送礼的感受时,一位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坦诚地说。

  “现在好了,自从面对电视镜头开展承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以后,大家都不送都不收,也就感到心理平衡了,这个年过得舒服、自在!”说起今年过年,他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你看,我还系统地看完了《大数据时代》和《工业4.0》,这在以往的春节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举起摆在桌上的两本书高兴地说。

  “这个年呀,过得很充实,除了值班带班、走了几个至亲而外,他呀,哪里都没去,几乎成了我的‘全陪’。”他的爱人年前也参加了该县纪委组织的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集体承诺活动,她接过话茬说。

  跟她有同感的还有党政机关的驾驶员们和办公室负责财务的同志。“以前一到过年就得天天跟着领导,给别人送礼,跑了东家跑西家,跑了白天跑黑夜,忙得连自家准备年货都没时间。”一位在乡镇给党委“一把手”开了十几年车的驾驶员如是说。“今年确实不一样,书记哪家都没去。车子始终封存在车库,我也落个安心清静。”

  “中国人一直比较重感情、爱面子。以前,我们也有顾虑。不收吧,怕给人留下不近人情不能跟群众打成一片的话柄;收吧,又怕落下违反纪律不守规矩的毛病。真像是进了风箱——两头受累。实行集体承诺,等于是大家都把话说开了,都不搞那个俗套,也就心安理得了。”一位部门“一把手”坦率地说。

  “说到‘送礼’这个话题,我可能是最有发言权的了。”一直在该县“水上漂”做生意的商贤春跟某单位“一把手”比邻而居多年,他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来拜年送礼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有的甚至敲错了门跑到我家来了。今年风气确实不一样,门庭冷落车马稀,一个都没看到。”

  “开展集体承诺,就是要把监督的范围扩大到全社会,把‘咬咬耳朵、扯扯袖子’具体化、把《准则》和《条例》明细化,正歪树、治未病,早打招呼、早作提醒,让广大党员干部时时都能感到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该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杨春辉说。

  为切实加强警示教育,该县还在年前组织党员干部分批参观全县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基地;邀请市纪委常委上廉政党课,对新出台的《准则》和《条例》进行详细解读,为800多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专题辅导;组织30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准则》和《条例》专题知识测试;将《准则》和《条例》逐条分解,通过手机报和短信、微信、微博,每天向党员干部发送一条,让广大党员知廉、学廉、倡廉。(张金柱 马宜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