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黄山市文化建设硕果累累精品频出亮点纷呈

29.08.2018  00:22

8月27日,黄山市文化委举行 新闻 发布会,公布改革开放40年来,该市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40年来,黄山市紧紧围绕保护、传承、弘扬徽州文化这条主线,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托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皖南国际 旅游 文化示范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创新发展,文化建设精品频出,亮点纷呈。

非遗保护可圈可点

据介绍,目前黄山市非遗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等14大类,共1325个项目,种类和数量均为全省第一。在非遗保护上,市政府与故官博物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故官学院徽州分院、故宫博物院博士后工作站在我市成功揭牌。同时,充分利用徽州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提升完善屯溪老街文旅功能基础上,打造省级非遗展示展销基地黎阳in巷;黄山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打造黄山非遗小镇,招商签约包括徽州四雕等传统技艺类企业在内的企业31家,投产22家。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体系,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3人、省级145人、市级669人。

古建保护利用示范全国

在古建保护利用中,黄山市先后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等工程,截至目前,全面保护利用空间形态4类116处、单体建筑12类3358处古建筑。探索建立以《黄山市古村落保护利用办法》等10个规范性文件为重点的政策体系,《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

文艺精品竞相涌现

近年来,黄山市重点围绕宣传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主题,推出梦徽州、徽州风雅等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艺精品。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设立以来,我市13个项目入选。大型黄梅戏音乐剧《曙光曲》、歌曲《那古道》、大型多媒体文艺演出《徽韵》《宏村·阿菊》等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刷新该市历史最好成绩。

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数据显示,目前黄山市拥有11个图书馆、8个文化馆、5个美术馆、53家博物馆、10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97个农家书屋和38个省级农民文化乐园。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效益,该市把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纳入市民生工程考核。还在城区落实辅导员进社区制度,推出交谊舞、健身舞、徽剧、黄梅戏等一批特色文化广场,打造“百姓大舞台月月演”、广场舞大赛、徽剧票友大赛等群文品牌;在农村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开展送戏进万村、送 电影 、送展览、公益性慰问演出等文化活动。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家;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57家,民营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958家。

为刺激文化产业稳定增长,黄山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决定》《关于金融支持黄山市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设立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专项资金及黄山市徽文化基金,对跻身国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企业予以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予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