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七大创新举措助推2015年秸秆综禁工作再上新台阶

29.04.2015  17:45

      今年的秸秆禁烧工作仍然秉着早准备、早发动的原则,在总结2014年综禁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认真制定了《2015年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方案》。2015年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方案和2014年禁烧工作方案相比,做到了有坚持、有创新。坚持的是工作目标不变:全面实行秸秆禁烧,确保不误农时,实现零火点;坚持行政强力推动不变,加强行政推动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在创新综禁举措发面呈现七大亮点:变以堵为主调整为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调整奖补资金用途,重点补贴农机具,提高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对农机具升级换代的精准补贴;调整农业生产技术路线,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限茬高度调整,根据各地农机装备保障水平、种植模式和农机农艺融合程度合理确定收割播种方式。
      这七大亮点是:一是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率。根据去年工作成效和今年农机更新换代情况,对秸秆还田率作出更高的要求,由去年的50%提高到70%,并对小麦、玉米、大豆提出了具体的还田率要求。
      二是更加严格实施农机作业管理。第一各地要根据农机装备保障水平、种植模式和农机农艺融合程度合理确定收割播种方式,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午季对农作物秸秆不能直接还田的,各地根据各自情况继续严格限茬措施,杜绝焚烧隐患。第二重点加强对农机手和农机服务组织的教育管理,物价部门要加强作业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哄抬农机作业价格行为。 对拒不改正的市内农机手,由所在县(区)撤销其农机购置补贴。
      三是更大范围的拓展秸秆的综合利用渠道。重点对离田集中收储的秸秆展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工业化、饲料化等的利用。着力促进养殖业发展,提高秸秆的过腹还田水平;加快在建秸秆电厂建设进度,大力提高秸秆发电利用比例;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农作物秸秆收储和综合利用。
      四是进一步提升农机农艺科技含量。宿州市农委制定了《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进一步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强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五是秸秆综禁财政扶持方向更为明确。今年财政扶持重点为农机补贴,市农机局制定《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农机补贴资金使用方案》,市财政对补贴计划中所列等农机具在执行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基础上进行精准补贴,加大补贴范围和补贴力度。2015年全市用于农机补贴财政支出为8000万元,市政府拿出2400万元,同时要求各县区按照1:2.3的标准进行配套补贴,县区共计补贴金额5600万元。
      六是奖补资金的使用更具规范性和针对性。各县(区)、园区规范使用各类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奖补资金,不得用于与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无关的支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奖补资金规范、有效使用,市财政局牵头农委、农机、审计、环保等部门对奖补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审计。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挪用等现象,未经批准变更资金使用对象及范围的,一经查实,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由市财政部门收回资金;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七是禁烧工作保证金制度和包保责任制更加完善。各县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要向市政府缴纳夏秋两季禁烧工作保证金,每季各县(区)政府缴纳50万元、各园区管委会缴纳30万元。夏秋两季分别于4月30日前、9月20日前主动缴纳到市财政局,逾期未缴纳到位的,市政府将从有关县(区)、园区的财政经费中直接扣划。
      继续落实包保责任,以县(区)、园区为责任主体,强化县(区、园区)、乡镇两级包保责任,做好帮包工作。夯实市直包保帮扶人员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按照每个行政村一名市直包保干部要求进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