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民生工程圆满

11.02.2016  12:48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2月11日讯: (记者:曹松,张鹏钢,汪菲,宣城台刘婷婷)2015年安徽33项民生工程圆满收官,今年我省民生工程提标扩面惠及更多群众

  2015年,我省各级各部门通过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压实责任,33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全部完成,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我省积极调整优化33项民生工程项目实施,深入推进养老、住房、就业等民生项目的提标扩面,同时结合扶贫攻坚重点工作,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新春佳节,在宣城市郎溪县建平镇敬老院,60多岁的老人李兴国正在屋子里和其他老人们看电视、聊天。去年入住这里后,李兴国老人不仅不愁吃穿,生活也比以前有了乐趣。

  老人说:“我自己感觉很满足了,吃的好、住的好,快快乐乐的,各方面都抓好比较好。”

  通过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及敬老院建设项目,郎溪县投入700多万元对建平镇敬老院改扩建,改善居住条件,让更多的像李兴国这样的困难老人、五保户实现“老有所养”。郎溪县建平镇敬老院院长---章云霞说:“原先床位是60张。扩建以后,我们又增加了100张床位。”

  不仅是老有所养,为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等目标,去年安徽省各级各部门大力实施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726.5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0%,惠及6000多万人民群众,与上年相比,涉及教育、医疗、养老、农村低保五保等项目补助标准和投入规模进一步提高。涉农民生工程项目累计投入578.2亿元,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局面加速形成。在六安市裕安区,患有慢性肾衰竭的市民黄玉明花费了20多万元医疗费,而大病救助、大病保险有效解决了家庭的实际困难。黄玉民妻子王琴说:“每次去报销比较方便,正常这个月去交,下个月基本上钱都能打到卡上面,从来没有什么拖欠。能够帮助我们的都尽量帮助我们了,我感到比较满意的。”

  在淮南市毛集实验区,毛集公共文化场馆去年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图书阅览室、健身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正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毛集实验区文化站站长朱克云说:“他的藏书有政经类、生活类、少儿类、文史类、科教类养殖类都有。有好多种植类的老百姓都过来看书,因为他们有的知识想从书本上获得一些。”在2015年33项民生工程完美收官之际,2016年民生工程实施的大幕也已经悄然拉开。今年省政府将投入825.5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针对新的一年33项民生工程的项目设置,我省把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等6项民生工程退出,按照“补短板”、扶贫攻坚新要求,新增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等6个项目,同时,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新农合、政策性农保等6个项目的补助标准,使民生项目长久发挥惠民功效,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